教证法光 珍宝菩提心 法王噶玛巴于维吉尼亚州开示《修心八颂》

法王噶玛巴于维吉尼亚州开示《修心八颂》

    法王噶玛巴于维吉尼亚州开示《修心八颂》   时间:2018年7月12日   地点:美国 维吉…

 

  法王噶玛巴于维吉尼亚州开示《修心八颂》

  时间:2018年7月12日
  地点:美国 维吉尼亚州

  法王噶玛巴应首府地区佛教协会(Capitol Area Buddhist Association)和华盛顿特区的藏人团体的邀请,于维吉尼亚州泰森角万豪饭店(Tysons Corner Marriott)给予〈修心八颂〉开示。之前,法王与多位美国众议员在国会大厦游客中心(Capitol Visitor Center)庆祝达赖喇嘛尊者华诞,这项开示为其相关活动。
法王首先问候主办单位,以及在场的华籍和越南籍等各国法友。接着,法王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给予噶当派大师朗日塘巴修心口诀的开示。以下为开示摘要:

  〈修心八颂〉为如何为利益有情而发菩提心之要诀。

  第一偈

  我于一切有情众,视之尤胜如意宝,
  依彼能成究竟利,愿常心怀珍爱情。

  第一个偈文教导的是,我们应如何看待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众生。我们应当以慈悲且如法的方式来看待众生,这点非常重要。伤害众生只会导致自己的痛苦。另一方面而言,如果我们发菩提心,并且以和谐的方式来对待众生,我们就可能成就遍知的佛果。总而言之,这偈在教导我们,获得圆满的证悟取决于其他的有情众生:我们的利他之心能够开启成佛之道,并且引领我们迈向正觉佛果。因此,志求圆满证悟者当珍爱众生,把众生视为是最上。

  第二偈

  随处与谁为伴时,视己较诸众人卑,
  从心深处思利他,恒常尊他为最上。

  我们要从内心深处,勇敢地将他人视为比自己更好。大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海处于所谓最低下的“海平面”,所有的河流最终都会流入大海,因此大海能够纳受百川之水。同样地,如果我们可以舍弃自己的傲慢,生起真正的谦卑,我们就能够欣赏他人的功德,并且从他人身上获得知识,那么这些就会像是河入大海般的流入我们。无论我们去到哪里、见到什么样的人、处于什么样的情境,我们都会有所学习成长。如果我们能够对治自己的傲慢,恒常保持谦下和开放,那么每一个境遇都会是我们体验和学习新知的机会。

  第三偈

  一举一动观自心,正当烦恼初萌生,
  即将恼害自他时,愿疾呵斥令消除。

  前一个偈文告诉我们,当视他人为最上、最重要。然而,要这么做到,其实并不容易,因为有时候我们无法接受所有众生都高过自己。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看着自己的这种心态,而且要了知它来自于自己的烦恼。接着,我们就要思维烦恼,以及烦恼恒时主宰着我们,为我们带来许多问题。如果能够清楚的看到烦恼的过患,我们就可以清除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心态。依赖着正念和警觉,我们就可以在烦恼初生起时有所觉知。
  我们可以看到,受过修心训练者和没有受过修心训练者,他们面对烦恼的方式显著不同。例如,当内心即将生起愤怒时,我们有阻止它的机会,然而一旦愤怒完全发出来时,想要阻止就很难,因为我们已经被愤怒控制住了。但是,对于一个有修心经验的人来说,他可以看到愤怒生起的过程,因此可以在它完全发出来之前,短时间内就予以击退。这里最重要的是依赖我们的经验,以及警觉和正念觉知的能力。一旦觉察烦恼即将生起,我们即刻有力的予以阻止。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修持经验的话,这就很难做到。

  第四偈

  秉性邪恶众有情,恒为猛烈罪苦迫,
  见时如遇大宝藏,愿恒惜此难得宝。

  前面第二偈讲到,要视他人比我们自己为上,那么这一偈就给了一个例子,要把他人视为是一个可以消弭贫苦的大宝藏。如果乞丐获得这样的一个大宝藏,他的贫穷得以消失。同样地,把他人视为是珍宝,我们得以克服自己的困难。
  第一行“秉性邪恶”的众生,指的是个性难以相处,或是造恶多端的、甚至超乎我们理解的人。由于个性和行为,他们恒常承受着痛苦。在遇到像这样的一个人时,我们该怎么做?我们要生大欢喜心,把他当成是一个学习的难得机会,好比是找到大宝藏一般。
  实际的进行修心可以开发我们面对困境的能力。但这不是光靠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思维:“愿一切众生获得安乐,愿一切众生免于痛苦。”就可以办到。我们必须走出自己的舒适圈,面对真实生活里的困境,然后检验自己的修心是否有成效。
  战士要接受军事演习的艰辛挑战,将来在实际上战场时,他们才会有万全的准备。修心的训练也是如此,我们可以想像那些让自己感到压力、沮丧或难过的情境,然后激发出自己面对它的力量。如果能够这样修持,我们将来就会有面对困境的能力。否则,如果只是放松的处于某种安乐的状态中,那么在面对实际的问题时,我们就会感觉困难重重。

  第五偈

  他人出于嫉妒心,非理辱骂谤我等,
  粗恶秽言我取受,愿将胜利奉献他。

  在讨论珍爱他人和谦卑处下后,第五偈讲的是自他交换的实修。这里有两个层面:运用我们的想像力,以及实际进行修持;这就好比是依赖文字或实义。
“粗恶秽言我取受,愿将胜利奉献他”是此偈的主要精神。以世俗的话来讲,我们可以举打官司为例,其中会有胜诉的一方,也会有败诉的一方。有人可能会故意败诉让对方赢,从别人的眼光来看,这个人似乎是个好人,但事实上这个人并非真的具有“愿将胜利奉献他”的能力,他只是看似具有佛法的修行,但事实并非如此,所以要仔细检验。

  第六偈

  吾昔饶益助某人,且曾深心寄厚望,
  彼虽非理妄加害,愿视彼为善知识。

  第七偈

  无论直接与间接,愿献利乐于慈母,
  如母有情诸苦患,我愿暗中自取受。

  第六偈讲的是某个我们有恩于他的人,他却恩将仇报。这时,别错失这个修心的机会,应该把他视为是我们的善知识。
  第七偈延续前一偈,鼓励我们不仅别去伤害这个人,而且还要以德报怨,把利乐奉献给他。
  我们如何将“胜利献他,失败自取呢?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看待自己的念头,把念头分为两类:自我珍爱的念头和珍爱他人的念头。事实上,当我们真心接受失败时,我们就是在打击这种对自我的珍爱;当我们真心将胜利奉献给他人时,我们就是在与他人相融合。
  究竟而言,修心是在调伏我们起心动念的因。相对而言,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经常耽于自私自利的念头。因此,修心的精要便是在培养对他人的珍爱之心。
  这里主要的修持就是“自他交换”。在座许多人都已经知道这项修持:吸气时,我们观想众生的疾病和痛苦融入自身;呼气时,我们观想将自己所有的功德和顺缘供献给一切众生。
  实际而言,这项修持的目的在增长我们珍爱他人的能力,并且减损我们自我珍爱的习气。然而,有些人误解自他交换的修持,例如,他们会把它变成是一种自利的修持,或是他们怕修自他交换会伤害到自己。事实上,这种担忧是个好征兆,起码这代表他们对这项修持很认真,同时也进行过一些思维。无论是什么样的误解,基本上,自他交换的修持并不会伤害到我们,而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爱他利他之心。

  第八偈

  愿此一切我所行,不为八法念垢染,
  以知诸法如幻智,无执离缚而解脱。

  由于前面七个偈文的修持,有可能受到世间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的染污而形成过患,因此,这里的对治便是了知“诸法如幻智”的空性正见。论释中提到,前七个偈文跟世俗谛有关,最后这个偈文跟胜义谛有关。
  于此,我们圆满了格西朗日塘巴〈修心八颂〉的解说。如果各位能够把这八个偈文背起来,时时反思它们的涵义,这样会很好。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对这些偈文的忆念,将有助于我们渡过难关,达到修心真正的目的。

作者: yuan

世出世间思维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