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证法光 所有文章 齐美仁真堪布讲佛子行21:上士道:菩提心之学处——修学断烦恼之方法与以正知正念而成办利他

齐美仁真堪布讲佛子行21:上士道:菩提心之学处——修学断烦恼之方法与以正知正念而成办利他

大乘教法并不是高不可攀、难以修持的,行大乘菩萨道,不在于地位高低、贫富差别,关键取决于各自的发心。

戊三、修学断烦恼之方法

【若是串习烦恼难对治,故应持以正知正念剑,

贪等烦恼最初萌生时,立即斩除即是佛子行。】

这首偈颂教导我们,贪嗔痴等烦恼最初产生时,应及时注意并设法断除,否则,长期串习于烦恼,烦恼就会把持我们的心识,如果让它占了上风,我们就难以断除了。

比如,有一个流浪的坏人,来到你家借宿,一开始你就应严加拒绝,否则放任他住进来,时间长了,你就难以驱逐了。同样有些外道在佛教圣地摆摊设点,如果开始只有一、二处时不制止,当他们形成气候就会带来很多麻烦。

通过这些比喻我们知道,自己心中最初萌生贪嗔痴等烦恼时,不能放任不管,如果让这些烦恼占领了阵地,就会成为习惯,也就很难战胜了。故应在烦恼开始产生时,即当下克服和对治。

如有实修的经验,善用其心,就有对治和战胜烦恼的方法。就像两人产生矛盾时,一下子难以调解,那么为了不使矛盾激化,一方就暂时离开,认真思考一下,多看对方优点并试图去宽容和谅解对方,心结自然就会解开。

如果不反省自己却一味的认为对方如何不好,如何伤害了自己,这样去思考就会让烦恼越来越大,妄念越来越多,身口意三门被贪嗔痴把持从而伤害他人又伤害自己。

往昔一位嘎当派上师在山洞里静坐禅修时,突然生起了想到外面玩耍的念头,就取了鞋子准备穿上出去,然而他马上意识到,此时自己是被妄念所支使了,于是,马上又进入禅修状态直到第二天清晨出定,期间他手里一直拿着那只僧鞋。

千百年来,很多具德上师都是如此实修的。对此,我们很自然会生起恭敬皈依之心,但同时也会认为,自己要具有先贤大德们那样的修为是很难的,即便如此,我们也要激励自己,只要认真努力去起修和串习,终有一天我们也能做到。

因此这首偈颂教导我们,凡是产生任何烦恼妄念,只要直接及时地去对治,烦恼妄念是可以消除的。

戊四、修学(具足)以正知正念而成办利他

【总之何时何处行仪中,应观自心处于何状态,

恒常具以正知及正念,成办利他即是佛子行。】

总之,上述教言教导我们,在结交朋友、处事方式以及语言交流等一切行仪中,都应时时刻刻提起正知正念,言行谨慎,发现自己生起了妄念,有了不如法的行为时,要及时改正,独处时,应观修慈悲心,并祈祷发愿自己的心相续生起大悲菩提心。与人相处时,则要尽力想到利益他人。

我们经常发愿,要成办利益一切众生的伟大事业,那么在付诸行动时,就应从细微的小事做起。《华严经-净行品》教导我们:“着璎珞时,当愿众生,舍诸伪饰,到真实处;上升楼阁,当愿众生,升正法楼,彻见一切;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若受味时,当愿众生,得佛上位,甘露满足;若入水时,当愿众生,入一切智,知三世等;洗浴身体,当愿众生,身心无垢,内外光洁;盛暑炎毒,当愿众生,舍离众恼,一切皆尽;暑退凉初,当愿众生,证无上法,究竟清凉;若洗足时,当愿众生,具神足力,所行无碍;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稳,心无动乱;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初修时我们还没有能力一下子承办三界众生的所有事业,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行走坐卧以及小事做起,就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了。

此外,当我们对别人说一句安慰的话,看见有人背负重物难以起身助一臂之力,面对乞丐毫不犹豫地布施一点财物等等时,如果仅仅把这些善行单纯理解为做个好人,显然还远远不够。

如要做到菩萨那样的行持,就要在做每件善事时想到:我们平时发愿成办利益一切众生的事业,而这个人或旁生也是众生的一员,因此,我要以这个善行,作为利益众生的开始,要以此善事实践菩萨行。

就如前面说过的那样,把思想改造好,发清净愿,尽力争取生起空性正见,如果这样有始有终如法地起修,就可以圆满无量劫的资粮,清净很多业障。这才是真正的菩萨行的威仪。

很多人认为,成办利益众生的事业只有那些名声很大,眷属很多的大上师,大活佛才能做到,而我们世俗信众没有能力成办利生事业,普通的僧人也无法成办。实际上并非如此。

比如汇集上万僧众的大法会,这很殊胜,我们都会认为这是在实践菩萨行,但也并非绝对如此,如果我们以究竟了义的标准来衡量,什么是真正成办利益众生的菩萨行?

看见上师在讲经说法,这不能作为衡量的标准。那么如何衡量呢?唯一衡量的标准是,看他如何发心,如果他是为了心相续上生起纯粹的菩提心,为了利益所有众生而讲经说法或摄受弟子,那么这是真正行大乘教法,成办利益众生的事业。如果夹杂着张扬自己的名声或为了获得财物,为了赞誉或迎合世俗人的观点而讲经说法或摄受弟子,这不是弘扬大乘教法和做利生之事,在释迦牟尼佛所讲的经教里也没有讲到,上述行为时弘扬大乘教法的菩萨行。

到底怎样才是真正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呢?从表面上师看不出来的,很多人都只是人云亦云。那么如何判断呢?假如一位普通的老婆婆,看见一只小虫被伤害时,心里生起悲愍,想到自己要救护这只小虫,以此作为实践大乘教法做利生事业之开始,并发愿说:从现在起至今后生生世世,我要成为无依怙的众生之依怙主,无救助众生之救助者,为了救护这只小虫,我要发菩提心、行菩萨行,这就是实践大乘教法。

反之,假设一位上师虽正在给数以万计的弟子讲经说法,但他心中却掺杂的是名闻利养。那么将这位上师与那位普通老婆婆的动机作以对比,来评定谁是行持大乘教法者,无疑,真正行持大乘教法的是那位普通老婆婆。她的清净发心,已向大乘教法迈进了一大步,而那位上师根本未能趋入大乘正道,完全陷入世间八法之中。

这个比喻教导我们,大乘教法并不是高不可攀、难以修持的,行大乘菩萨道,不在于地位高低、贫富差别,关键取决于各自的发心。

本师释迦牟尼佛和三世诸佛,都是最初发菩提心、中间行菩萨行,最后现证圆满正等觉得佛陀果位。诸位佛陀最初并不是有名望的上师,释迦牟尼佛最初发菩提心是在因地修行时,以人相来到娑婆世界,是婆罗门的一个在家小男孩。

他最初修行时很贫穷,只有一碗半冷半热的面条供养他的上师大能仁佛,他将这碗面条呈献给上师并祈祷说:愿我未来能像佛陀上师您一样。进而发了菩提心,这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最初向大乘圣道迈的第一步。

当时释迦牟尼佛并不是很有名望的人,也不是大上师,也没有做很多佛教事业,只是一位普通又贫穷的修行者。然而他虔诚地发了清净愿,并从那时起开始修习菩萨道。

所以说,修行人不在于贫穷或富有,也不在于有名气或没名气,更不在于在家俗人或出家僧人,而是在于能否实践修心和发菩提心。《入菩萨行论》中讲到,不仅仅是在家男女,哪怕是小小虫蚁的相续上都能生起菩提心。任何修行者如果自己不认真实修,未能达到一定的证量,不管喇嘛地位高低、名声大小,也不管他外相庄严还是丑陋,都难以说明趋入大乘圣道,那些表面的东西不是衡量修行的标准。

因此,我们经常提倡要成办利生事业,要成办利生事业,并不是要成办很大的事业,也不执著强行劝导做很多善业,也不一定要建造很多三密所依(译者按:即建造佛像、佛塔、刻写经文等)之圣物,而是强调怀利他之善心,利乐每一个众生,祈愿每个众生得到安乐,认识到这一点才是真正实修菩萨行。衷心希望同修们不辜负《佛子行》的教导,努力去实修。

作者: 上善若水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