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是圆顿法门

这里的“圆”,是指弥陀愿海无量无边的方便,一切暂时到究竟之间的无量加持力用,都总摄在这一句名号之中,也就是“一即一切”。说它“顿”,就是指你在称念的时候,佛地果觉的智慧当下就加持你因地的心识,你因地的心以佛的果觉为所修,这样因果同时,是极其不可思议的事。

如何落实“归依僧竟,终不归依外道邪众”

如果居士常能到寺院僧坊,去亲近诸比丘,亲近后,便请问佛法,请问后,当认真听法,听后则应受持,忆念不忘,这样就能通晓法义,通晓之后,再去传授给其他众生,这就是居士应奉行的自利利他善行。

如何落实“归依佛竟,终不归依天魔外道”

众生之所以需要归依佛宝,最基本的,是因为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等,而归依境的佛宝却完全具备救度众生于危难的智慧、慈悲与善巧方便等。其他的任何有情,都不具备导师佛这样的智悲力 ,因此都不是值得归依之境,而且连他们也都需要仰赖导师佛的救度。

如何落实“归依法竟,终不归依外道典籍”

现在的社会,为了和谐与稳定,以及人们的安居乐业,不但要大力弘扬佛法,还亟需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因此,在三宝弟子中,也广泛地弘扬、流通了佛法之外的许多善书,如果知道这些善书不违背于共下士道等的佛法,也是完全可以的。但是依然要分清内外道的界限,最主要的精力,还是要用在修学与弘扬唯一能带领众生出离三界,到达究竟彼岸的珍贵的内道佛法。

跟着佛去看净土

由于完全深信佛语,随顺佛眼现量观照的指示去认识,才会从缘起理上了解: 极乐世界的每一种庄严都是从大愿而来,是从福慧资粮而来,是从无量的三摩地、智慧力、回向力摄持而来,因此真实不虚。

聂云台居士往生传:一心归净离尘缚

他给自己撰写了一幅挽联说: “做了几十年的怪物,见解不与人同,于今放下诸缘,一心皈依净土。 哀哉无量数之有情,痴迷皆曰予知,何时彻底觉悟,三界齐现清凉。 ”

为什么改过和行善的根本是谦虚

从天道来看,“月满则亏,月亏则盈”,月亮亏的时候,会以圆满来补足它,盈满的时候,又会让它亏欠,这是说常常觉得自己不足,就会进步; 如果心高意满,则会失败。

从大地的相来看,水从高处流向低洼,最后汇聚在低处。 这是表示谦德具有蓄积的能力。 “我慢高山,不存德水”,有了谦德,才能蓄集功德。

随顺教量修行的关键——对释迦佛起信

西方净土的境界唯佛与佛乃能了知,除佛之外,即使是十地菩萨都不能全分明白 ,由此,随顺教量起信就显得极为关键。对我们而言,尤其要集中到敬信释迦佛,以佛为导师或量士夫决定着后后过程中的深入开展,所以至关重要。

十种行善积德、改造命运的方法

修持菩萨道的大人,不要只求一己私利,应当为全世界着想 ,在世风日下、人心混乱无序的今天,要为世界重建起善行的规则。人心当中,没有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就要在人心中努力建立起这些美德。对此,需要大力赞叹、扶持、宣扬,把人心引向良善,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引向解脱、成佛。这是大人“天下为公”的心量。

胡松年居士往生传:观音甘露洒吾头,势至金台安我足

一般人临终的时候,都会恐惧、慌张。而净业成熟的人临走时悠然自在,和朋友们说说笑笑,时辰一到就立即生到西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