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此土所讲的“净土三经”是最根本的教量,此外没有比它更重要的。 不仅我们需要遵循,即使是整个教法期的所有菩萨、祖师们,也没有一个不需要遵循,因为释迦佛是娑婆世界此期教法中共同的导师。
由此,我们追随佛的指引去观察净土,就如同先前观察轮回那样,上上下下都需要认清。 轮回是不是唯苦无乐? 依靠佛陀的指引,以相信佛陀圣教量的缘故,完全能够在内心认定这一点。 譬如,相信无常的决定法则,相信各时期的决定状况,轮回法绝对都是坏灭的苦性,怎么可能求得常、坚或者真实的安乐呢? 不仅跟随佛陀的教量信受秽土周遍是苦,而且还要进一步彻头彻尾地认清净土是另一番世界,是极其不可思议的境界 ,这一点同样需要依随释迦佛的教量了知,从此我们才能稳定自心,踏踏实实地知道该如何去做。
在此,我们就来简略学习《无量寿经》中所说的净土境界。
佛陀当时住于一刹那间住无量劫的深寂大定,光颜巍巍,并以一切种智亲自为我们指授极乐世界的缘起,让我们了知彼土的真实状况。
久远劫以前,阿弥陀佛的前身作为一个国王,舍弃王位后在世自在王如来面前出家,名叫“法藏比丘”。 他发大道心、宣明大愿,要建立净土摄持众生普皆成佛。 世自在王佛当即加被他,让他开启极其广阔的天眼,看到210亿刹土里各种精妙的状况和庄严之事。 于是,法藏比丘在极宽阔、精细、不可思议的了达中历经五劫,结成四十八愿为主的愿海宏图,把亿万刹土的庄严统摄在一者当中。 之后,在无量无数劫中,以不可计数的波罗蜜门不断地修持福慧资粮,最终成就了极乐世界。
由于完全深信佛语,随顺佛眼现量观照的指示去认识,才会从缘起理上了解: 极乐世界的每一种庄严都是从大愿而来,是从福慧资粮而来,是从无量的三摩地、智慧力、回向力摄持而来,因此真实不虚。
相比之下, 我们的娑婆世界无非是来自我执我见、烦恼和有漏业的缘起力,所以是虚假、无常、苦性。
极乐世界既然完全是弥陀因地无分别智自在以后住真实智慧摄持净土展开的大缘起、大庄严,或者说是从智悲力展开的大妙用,当然也就最为可靠。
如此一来,越思维越会觉得不可思议,从缘起上对于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摄生事业与力用等,拜服得五体投地,会由衷地生起景仰心、归命心、礼拜心、称赞心等等。
接下来对于 四十八大愿海 的内涵,需要按照本师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的指示来了知。 这是唯一、最好的样本和教化方式。 离开教量就没有发生胜解的可能,我们要特别信仰释迦佛的教量,信仰佛给我们的指示,一言一句都视若真金、视若妙宝。 其实,阿弥陀佛的愿海无量无边,释迦佛针对娑婆世界众生的根机意乐宣说四十八愿。
我们对此仔细学习,就能从中大略了解弥陀因地的悲心以及如何立愿等,从而对于“ 弥陀愿海是度生根源 ”这一大重点发生胜解,或者最大程度地开发对阿弥陀佛的信心,一心一意力求与阿弥陀佛及大愿海相应。
为能了知阿弥陀佛的本心如何,从第一愿到四十八愿都需要我们仔细研究。
无数劫以来积资、回向,所建立的净土究竟能给予我们怎样的真实之利?
如何脱免恶趣?
如何得到解脱?
如何获得相好?
如何得受金刚那罗延身?
如何获得辩才?
如何实现普贤行愿?
如何得到无量寿?
在极乐国土中,水鸟树风如何说法?
是如何出现事事无碍的境界,又是如何在一处能遍观无数刹海?
是如何成就菩提树,让往生者一经见色、闻声、嗅香等,诸根恼患当即息止,直到菩提间都得不退转?
是如何以众多方法摄持往生者的心,念念增益菩提善根?
是如何使往生者停息所有计执我和我所的念头,顿时登入出世无漏的境界?
如何加被国中人民,出现百千亿那由他级别乃至无量无数极其广大、不可思议的神通?
阿弥陀佛是如何放大光明、遍十方法界摄持一切念佛众生?
如何发明以最简易、直捷的名号方便让众生受持,使具信者即生往生?
如何加持因缘未到的众生常修梵行、具足功德、转女成男等等?
高位菩萨又是如何由闻信名号证入清净解脱大三昧等?
阿弥陀佛又是如何面对苦海众生临终接引,让我们以最简易的方式往生净土?
往生的最低条件是什么? 等等。
由于对净土经教——释迦佛的圣言量生起信心,对娑婆秽土产生极深广的认识,了解到三界六道广阔的差别相,并打下四谛、十二缘起、人无我等理性的教法基础,之后再阅净土经教,就会对净土的每一分功德发生透彻认识。 以此对秽土和净土两方面的认识,不难引发胜解。
经中进一步讲到阿弥陀佛国土中出现的净土庄严,这同样是释迦佛以最恰当的方式所作的指示。
净土的真实境界无法用语言来表述,释迦佛彻见净土庄严后,相应娑婆世界众生的根机意乐,以相应的语言来诠示净土,从而流露出相应的教量。 譬如,与娑婆世界作比较,常常运用“宝”字等方式来表明极乐世界不可思议的胜妙功德。 在《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经》等中都有诸多描述。 如果具备一定的基础,就不会将所遇到的这些文字愚蠢地认作仅限于黄金为地、七宝为林等等。
我们理应了知净土中的一切完全是精华、精妙,是从佛的无漏心中出现的妙相,实在无法表述,只能用妙宝来形容。 如是按照佛的指示,对于净土宝地如何、莲池如何、水如何、鸟如何、讲堂如何、饭食如何、遍游国土的情形如何等等,可以了知确实不可思议。
另外,要想发生胜解, 学《往生论注》也极为重要 。 天亲菩萨在论中指示了二十九种三类庄严: 国土庄严、佛庄严、菩萨庄严,不愧成为《无量寿经》的一种归纳。 昙鸾大师的注释也非常精妙,将秽土和净土进行详细的对比,突出净土及弥陀悲愿的不可思议、超情离见。 学习这些菩萨、祖师们的教典,使我们容易数数作意并如理思维,继而对每一种庄严都产生胜解。
在《往生论注》中对于极乐世界的水如何、风如何、花如何、地如何、触如何、光明如何、光焰如何、大义门如何等等都表述得非常具体。 我们如果能够一类一类地学通,再跟娑婆世界处、身、受用所摄的各方面情形作对比,就会发现差距极大。 妄图从娑婆世界中求得安乐的希愿,通过思维外前行法就会全部止息; 详细具体地依随教量如理思维净土,欣求心就会逐步发起,乃至结成坚固的、无人能夺的强大胜解。
当然,学习四十八大愿,也要通过详细、具体、多番思维,来逐步发生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整体的理解,之后才能凝结成团,生起净土正见。
净土正见是修行净土法门的眼目,是生起愿的重要能源 ,只要依此打下基础,净业的修行也就从此建立,从今直至未来际的成佛之路也将由此开启。
如果能够再进一步逐渐深入、永不反悔地走下去,这无疑成为极其不可思议、意义深远的事,比我们无数世中计划的累加还要长远无数倍,岂是表面的理解、口头的说法或者寻思者的习气所能够建立的?
因此,我们何不低下头来, 以信心闻受并依随释迦牟尼佛的教量 ,深入地开展这条无尽风光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