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证法光 所有文章 十种行善积德、改造命运的方法

十种行善积德、改造命运的方法

修持菩萨道的大人,不要只求一己私利,应当为全世界着想 ,在世风日下、人心混乱无序的今天,要为世界重建起善行的规则。人心当中,没有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就要在人心中努力建立起这些美德。对此,需要大力赞叹、扶持、宣扬,把人心引向良善,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引向解脱、成佛。这是大人“天下为公”的心量。

了凡四训讲记

袁了凡居士 著

智圆法师 编述

第三篇 积善之方

三、善行的种类

【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

随缘利益众生的善事,种类非常多。简要说其大纲,大概有这样十种。

第一、与人为善;
第二、爱敬存心;
第三、成人之美;
第四、劝人为善;
第五、救人危急;
第六、兴建大利;
第七、舍财作福;
第八、护持正法;
第九、敬重尊长;

第十、爱惜物命。

1、与人为善

【何谓与人为善?】

“与人为善”现在变成“善意帮助别人”的意思。

古汉语中,“与”是偕同或赞助的意思,偕同别人一起行善叫做“与人为善”

【昔舜在雷泽,见渔者皆取深潭厚泽,而老弱则渔于急流浅滩之中,恻然哀之,往而渔焉。】

从前,舜在山东雷泽湖的旁边,看到年青力壮的渔夫都抢深水的地方捕鱼,年老体弱的人被排挤在外,只能在急流浅滩当中捉鱼。(水流急的地方,鱼停不住,浅水中,鱼也很少;水深的地方,鱼多很好捉。所以,年青力壮的渔夫都抢占深水地带。)

舜看到人们以自私心只管自己不顾别人,油然生起悲悯之心。 舜走进捕渔的人群中,和他们一起捕鱼。

【见争者皆匿其过而不谈,见有让者,则揄扬而取法之。期年,皆以深潭厚泽相让矣。】

舜是这样做的,看到喜欢争抢的人,没有当面指责,先隐藏他们的过失不说;见到有人肯谦让,舜就称赞、表扬他,而且拿他作榜样,向他学习。

这样用了一年时间,情况完全转变了。

以前大家互相争抢,以强凌弱。以我执驱使,人和人争斗,都不知道要爱别人。一年之后,没有人争抢地方,都把深水地方让给别人。

【夫以舜之明哲,岂不能出一言教众人哉?乃不以言教而以身转之,此良工苦心也。】

以舜这样的大智慧,深明义理,哪里不能说一句中肯的话教导大家呢?他不以言教而以身作则,用身教来转变人心,这是良工的苦心!

“良工”,就是技术精良的工匠。优良的制作都是由苦心经营而完成的。这里的良工,是指塑造人类心灵的良工。

教化人,要有很高的智慧。用心善巧,才能收到教化的效果。

舜用的是“ 隐恶扬善 ”,这在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道德中,已经成为众所奉行的成规。

【吾辈处末世,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

(明朝已经进入末法时代,所以说“处末世”。“形人”,就是和别人比较。“困人”,是为难人。)

我们处在末法时代,众生的我执粗重,所以做人更要注意 不要以自己的长处盖过别人,不要以自己的善行和别人比较,不要以自己的能力为难别人。

【收敛才智,若无若虚。】

不要锋芒毕露,应当把才智收敛起来,好像没有才智一样。这是古人所说的“大智若愚。”

所以,才智如商人有大财富,深藏才能保全,浅露则很危险。

按佛法的功德观念,有才智有功德时, 宣扬自己显耀自己,就会摧坏功德。

【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则令其可改,一则令其有所顾忌而不敢纵。】

这是讲隐恶。

见别人有过失,暂且包容,替他掩盖,一是让他可以改正,二是让他有所顾忌,不敢放肆。

【见人有微长可取,小善可录,翻然舍己而从之,且为艳称而广述之。】

这是讲扬善。

见别人有一点可取的长处、可记的善行,都应当翻过来,舍弃自己,随顺他,并对他的善行赞叹,替他广为传扬。

古人当中,宋朝的韩琦听到别人有一样小善,必定说:“韩琦不如。”杜正献听到别人有善,欢喜得好像出于自身。刘集贤听人有善,总是称道不已。

为什么要扬善呢?

因为人能行善,能发善心是很难得的,人非圣贤,有点善心善行可取,就要放下自己,赞助他的善行。这样能让他行善更坚定、更欢喜。没有行善的人,也会因为你的赞叹,而对善生起向往心、欣慕心。

所以, 扬善的目的是要让人心中的善根,未苏醒的苏醒,已苏醒的坚固,已坚固的圆满。 这是仁者与人为善的意思。

譬如说,学生有点善行,老师要紧的是,使他的善心增上,让他这一项善行得以坚固。一株善的灵苗刚从地下萌生,做为园丁,要想方设法保护它,也就是站在他一方,维护他,鼓励他,支持他,不能有打击。

又比如,某地有灾,孩子拿出零花钱来赈灾,这时候做父母的应当赞美这种善行,自己也要拿出钱来和孩子一起做。这样与子为善,就会让孩子心中的善根增长、成熟。

众生相续中生起善心,比大地上长出灵芝还要宝贵。 做为菩萨道的行者,视众生为自己的亲人,他们有微善可取,就要以赞美的语言滋润他的善根。

《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中,讲到一位菩萨行持任何善行,要具有心清净和加行清净两种内涵,才能使善行出生最好的果报。其中说到对待他人的加行这一部分时,论中说的实际就是“与人为善”的意义。

如说:“他于此善,若未受行,赞美令受;若已受行,赞美令喜。即于如是所有善根,安处建立。”

(比如,别人对孝,还没有行持,我们就赞美孝,让他了解孝的功德,能趣入孝行;如果已经在行孝,我们还是赞美孝,对他全力支持,让他增上行孝的意乐。这是与人为善。

对任何善,都要这样做。

它的作用是: 因此 能在他人的相续中安置、建立这一善根。

【凡日用间,发一言,行一事,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物立则,此大人天下为公之度也。】

日常生活当中,不论说一句话,行一件事,完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社会大众着想,树立善的规则。这是大人天下为公的度量。

这里,“大人”,指一味利他的人;“天下为公”,即把天下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放下个人的小利益,以利益众生为重。

修持菩萨道的大人,不要只求一己私利,应当为全世界着想 ,在世风日下、人心混乱无序的今天,要为世界重建起善行的规则。人心当中,没有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就要在人心中努力建立起这些美德。对此,需要大力赞叹、扶持、宣扬,把人心引向良善,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引向解脱、成佛。这是大人“天下为公”的心量。

《摄波罗蜜多论》 中说:“日势乘马照世游,地不择担负世间,大士无私性亦然,一味利乐诸世间。”日轮环绕地球,无私光照天下。大地没有取此舍彼的偏袒,平等担负起世间。大丈夫无私的本性也是如此,一味利益安乐世间。

2、爱敬存心

【何谓爱敬存心?】

“爱敬存心”, 就是 时时心存爱人、敬人的心。

下面具体解释:

【君子与小人,就形迹观,常易相混,惟一点存心处,则善恶悬绝,判然如黑白之相反。故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和小人,从外在表相来看,常常容易混淆,只是一点存心处,善和恶相差悬殊,有黑白完全相反那么明显的区分。所以,孟子说:“君子所以与常人不同之处,就是他的存心。”

这里讲到君子和小人的差别,在存心,不在外相,外相上常常容易看错,看起来像仁义君子,实际是人面兽心;往往认为不好的人,实际心地善良,事事替人着想。

在人类的舞台上,很多人诈现如天王、天后一样,满口仁义道德,让无数人崇拜喜爱,实际上内心狡诈、虚伪。有人默默守持道德,人们把他看成傻瓜,实际上他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善心。所以,从外相很难判别君子和小人,那在什么地方判别呢?就是在存心上分判。什么样的贤善形像都可以伪装,只有这一点存心,黑白分明,一点也冒充不了。

那么,君子存的是哪种心呢?

【君子所存之心,只是爱人敬人之心。】

以下开示这种存心的涵义

【盖人有亲疏贵贱,有智愚贤不肖;万品不齐,皆吾同胞,皆吾一体,孰非当敬爱者?】

“亲疏、贵贱、智愚、贤不肖”,是列举人中的四对差别。

人中有亲密的、有疏远的、有尊贵的、有卑贱的、有睿智的、有愚笨的、有贤善的、有鄙恶的。“万品不齐”,种类千差万别。

这一句说:人虽有亲、疏、贵、贱、智、愚、贤、劣等的差别,但都是我的同胞,与我一体,对谁不应当敬爱呢?

大乘的佛法讲得最透彻,一切有情都平等具有法界如来藏,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都是一个法界的本体,我的佛性周遍一切,众生的佛性也周遍一切。

在大乘圣者的眼里,众生是自性天真佛,生佛不二,谁不应当敬爱呢?连蚊虫蚂蚁,都要尊重,何况对待人类。

《法华经》 上,常不轻菩萨见到众生,就恭敬顶礼,口说:我不敢轻慢汝,汝等皆当作佛。

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说:听闻了了义如来藏的教法,就会发起恭敬一切众生的心,对众生平等慈爱。

《大乘庄严经论》 中说,初地菩萨证入法界之后,自然现前自他平等之心,爱众生如爱自己。

普贤十大行愿的第一条愿王——礼敬诸佛更把爱人敬人的心扩充、提升为最广大、最普遍、最永久的大愿王。

普贤菩萨的大愿力,是要礼敬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的诸佛,既然说到三世诸佛,自然包括六道众生在内。这样的礼敬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我们随学普贤行愿,如果不在日常生活中敬人、爱人,怎么能和普贤大愿相应?岂不是口里一套,心里一套!

所以,每天工作,学习,会遇到很多人,要常常爱敬存心保持爱人、敬人的心态,心中就会充满功德。

【爱敬众人,即是爱敬圣贤;能通众人之志,即是通圣贤之志。何者?圣贤之志,本欲斯世斯人,各得其所。吾合爱合敬,而安一世之人,即是为圣贤而安之也。】

爱敬众人,就是爱敬圣贤 能和众人心愿相通,就能和圣贤的心愿相通。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圣贤的心愿,本是愿世上的人都能圆满各自的所愿,我能普爱一切人、普敬一切人,让世上的人得以安立,我就是圣贤的化身,代圣贤把众生安立在安乐中,当然和圣贤的心愿相通

众生的愿望是想离苦得乐,这是众人之心。佛菩萨的大愿是为众生成办离苦得乐,这是圣贤之志

我们爱敬存心,把慈爱给众生,把恭敬给众生,让众生离苦得乐,这是通众人之心,也就是通佛菩萨之心,所谓“随顺众生,随顺诸佛”。

《普贤行愿品》 说:“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

3、成人之美

【何谓成人之美?】

“成人之美”出自《论语》,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是成就人的好事,不成就人造恶。小人相反,不成人之美,成人之恶。

下面用一个比喻来表达“成人之美”的意义:

【玉之在石,抵掷则瓦砾,追琢则圭璋。】

(“抵掷”,是抛弃之意;“追琢”是雕琢;“圭璋”是指贵重的玉器,以它的洁白比喻人的品德高尚。)

白玉在石头里面,是很好的材料,如果随便扔在一边,则和瓦砾一样,不能发挥它的价值。如果能成全它,精心地加以雕琢,就能开出白玉高洁的品质。

和比喻对应,对别人好的品质,我们要按下面这样来成就他:

【故凡见人行一善事,或其人志可取而资可进,皆须诱掖而成就之。或为之奖借,或为之维持,或为白其诬而分其谤,务使之成立而后已。】

(“志可取而资可进”,就是志向可以取,资质可以上进。“诱掖”是引导、扶持的意思。“奖借”是勉励、推重的意思。)

凡是见人做一件善事,他的志向可取、资质可进,都要引导、扶持,使他成为有用的人材,助成他的善愿,发挥他的品质。

我们可以在一旁做他的助缘,或者勉励他、推重他,或者扶持他,帮他维持,或者在别人虚构罪名加害他的时候,为他辩解洗白,减轻他所受的毁谤,务必使他在社会上成立起来,才算尽了成人之美的心意。

能发善心成全别人,非常难得。

一般人的自私心很重,只想别人满足自己,很少赏识别人,成就别人。要修学大乘佛法,这种成人之美的品德必须具备。这又怎么说呢?

因为大乘是以利他为主,大乘的愿力是要成就每一个众生让他们现前本具的智慧、慈悲和威力,这才最圆满、最广大的成人之美

每个众生都具有佛性如来藏,清净光明,本具超过恒河沙数的本性功德,这是众生自性之美;我们发大愿帮助每一位众生苏醒种性,开发本具的如来藏而成佛,这是大乘的成人之美

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中,讲到菩萨随顺众生根性,成办十三种利他事业。为了让无信心的外道归向三宝,菩萨显示神通变化,令他趣入;对已入内道的凡夫,菩萨让他皈依三宝之后,受持五戒;谁对法义有怀疑,菩萨善巧地为他断疑,使他对法义产生决定的了知;没有成熟善根的人,让他行持六度,成熟善根;想修禅定而无窍诀的人,为他开示止观妙道,传授实修窍诀,使他成就禅定;希求胜观的人,让他了解如何成就各种乘的智慧;众生在修行上有障碍,让他的内心从疑惑等的障碍中解脱;又让众生修持止观双运,成就过去没有的神通和三十七道品的功德。

从大乘不共的成人之美来说,菩萨登了初地,也把有情安置在初地,使他进入佛家;菩萨位登八地,也让有情登上八地,成就无生法忍,获得成佛的授记;菩萨证入十地,也让有情现证十地,获得成佛的受职灌顶;菩萨成佛,也将有情安置在无上智慧的佛地。

菩萨这样有耐心,逐步引导烦恼深重、没有智慧的凡夫,让他逐层向上,就像母亲抚养孩子一样,把众生逐渐造就成佛菩萨。这是成全有情成全到成佛为止。如果只顾自己一人,不成人之美,那凡夫缺少助缘,也很难成就,会长久在三恶趣受苦,在轮回里流转。

当然,这些大的成人之美,自己要有相应的成就才能做到。现在要有这样利他的愿心,然后在生活中,随分随力来做。

总的原则是,众生有哪方面的善根、善愿,就帮助他成就这一分。

不从这里脚踏实地做起,我们所学的大乘总有一种不落实的遗憾,往往会变成口头的大乘,行为的小乘,有时候甚至不如不学佛的世间好人贤善。

【大抵人各恶其非类,乡人之善者少,不善者多。善人在俗,亦难自立。】

以常人的烦恼性,都是对异类厌恶、不喜欢。在世俗圈子里,善人少,恶人多,善人在世间常遭人攻击、妨害,势单力薄,很难站住脚根。

【且豪杰铮铮,不甚修形迹,多易指摘。故善事常易败,而善人常得谤。】

况且,豪杰的性格刚正不阿,不很注意修饰外表,世间人往往对此说长道短,随意批评指责。所以,善事常常容易失败,或遇违缘,而善人也常受别人的毁谤。

在这个五浊恶世,善人要成立很难,因为邪恶的势力强大,邪和正对立,恶人不喜欢善人的法。譬如,恶人生活放荡,不喜善人守规矩;恶人贪欲重,不喜善人知足少欲;恶人不惜福报,对善人惜福冷潮热讽;恶人自私自利,不赞成善人一味利他。

比如一个单位里面,有人建议做一件善事,大家都不予理睬,不见谁热心地扶持赞助。如果说:今天去吃一顿,大家都会凑上来问:是吃螃蟹,还是吃虾?所以,浊世邪恶势力强,鼓励、赞美善的声音非常微弱。

知道这种恶世现象之后,修学大乘的菩萨,对一切善人、善法,都要尽心尽力护持、帮助,这样善才能建立。如果排斥善、贬低善、破坏善,那是小人居心,不成人之美,只成人之恶。如果人人都这样做,善就会从世上隐没。

普贤愿王中有一条随喜愿王,菩萨发愿:下至有情心中生起一刹那的善念,都做真心的随喜。我们自称是大乘修行人,怎么能不成人之美呢?

【惟仁人长者,匡直而辅翼之,其功德最宏。】

在善人善事难以成就的时代,也就是法弱魔强的时代,全赖仁慈长者发大心纠正邪恶的人,保护和帮助善人善事,使他得以成立。这样的功德最为宏大。

4、劝人为善

【何谓劝人为善?生为人类,孰无良心?世路役役,最易没溺。凡与人相处,当方便提撕,开其迷惑。譬犹长夜大梦,而令之一觉;譬犹久陷烦恼,而拔之清凉,为惠最溥。】

什么是劝人为善呢?

能得人身,生于人类,谁没有良心呢?只是在世路上追逐名利,忙忙碌碌,最容易昧了良心,沉溺堕落。

凡是与人相处时,看见别人正在下堕,应当想方设法提醒他,点开他心中的迷惑。

就像他正在长夜大梦中昏迷,让他猛然惊醒,又像长久陷于烦恼淤泥里,把他拔出来给他清凉,给他的恩惠最广大。

人都有善良的一面,不过在红尘中追逐多了,没人提醒,越陷越深。心田中的善根长期缺乏善法的滋润,一直串习烦恼,久而久之,心地自渐污染,本有的良心也就渐渐蒙蔽了。

这时候,能苦口婆心的劝导,把遮盖良知的那层迷惑去掉,他的善心又会重新萌动起来。我们能在一边帮他提起善心,等于把他从恶趣中救拔出来,这比解除身体的疾苦,意义还要重大。

比如原先是学佛行善的好人,后来在恶劣的环境中,没有善友提携,不知不觉陷入罪恶中,修行完全舍弃,心也一天比一天迷乱。这时候有善友劝他,他会幡然醒悟,这是对他很大的帮助。他会感觉自己多年像做梦一样,都在造恶当中度过。这样可以重新调整好方向。

【韩愈云:“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

韩愈说:“一时以口劝人行善,百世以书劝人行善。”这是劝善的两种方式

我们的人身要用在利益有情上,头脑要思惟劝人为善的方法,口要用在劝人行善上,手要拿笔劝人行善。

没有能力劝人,可以出钱助印善书,赠送有缘人,也同样是劝人为善。

【较之与人为善,虽有形迹,然对证发药,时有奇效,不可废也;】

和与人为善相比,劝人为善虽有外在形式的痕迹,但能对症发药,劝得到位,往往会产生特殊效果。所以,劝人为善不可放弃。

【失言失人,当反吾智。】

“失言”,就是劝人的话不对机,没有起到好的效果。也就是,该说的没说到,不该说的反而说了,本该以这种方式说,却以那种方式说。“失人”,就是该劝化的人没有去劝化,错过了劝人为善的机会。凡是失言失人,都是自己的智慧不够,这时候要检讨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反思如何才能不失言失人。这样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5、救人危急

【何谓救人危急?患难颠沛,人所时有。偶一遇之,当如痌瘝之在身,速为解救。或以一言伸其屈抑,或以多方济其颠连。】

“颠沛”是跌倒的意思,比喻穷困、受挫折。“痌瘝”,痌是疼痛,瘝为疾病。“颠连”是困苦的意思。

什么是救人危急呢?

患难颠沛,是人世间常有的事。偶尔遇到了,要像病痛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赶紧为人解救,或者以一句话申白他的冤屈,或者多方面救济他的困苦。

【崔子曰:“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盖仁人之言哉。】

崔子说:“恩惠不在大小,别人有急难时,赶紧去帮助就行。”这是仁者之言!

我们以三则公案来说明:

宋朝的周必大,曾经负责管理杭州的和剂局。一次和剂局着火,五十多人因事故被逮捕入狱,等待判处死刑。

周必大问狱中的官员:“如果大火是由官员引起的,会怎么判罪?”

狱吏回答:“免官为民而已。”

周必大承认这次火灾是自己造成的,由此救了五十多人的性命。

他自己却被罢官回乡,中途他顺便去看望自己的岳父。

那一天,大雪纷飞,岳父家的童子正在庭院里扫雪。头一天晚上,岳父梦见“扫雪迎宰相”的情景。看到周必大回家,叹气说:“今日扫雪,只是迎一个被免官的人。”

周必大回家以后,刻苦地读书。后来参加宏词科的考试,进京住在一个班直(皇帝卫兵)的家里。

有一天,主人拿着一本小册子从外面回来,周必大借来观看,这是一本卤薄图(就是天子车驾的次第图),他全部抄写下来,记在心里。没想到考试正好出了这一题,他因此考中了宏词科。后来官至宰相。

范仲淹在越州作知府时,有个孙居中的人,死在做官期间,他的孩子很小,家里贫困没有钱,回不了家乡。

范仲淹拿出自己的俸禄,替他们准备船只,而且派部下送他们回乡。

临走之前,又写了一首诗,交待说:“路上如有关卡盘查,把这首诗拿给他看。”诗中写道:“十口相依走河川,来时暖热去凄然,关津不必问姓氏,此是孤儿寡母船。”(这一家十口相依为命,乘船过河,他们来时暖热,去时凄凉悲哀,关口不必问姓名,这是孤儿寡母所乘的船。)因为范仲淹的帮助,孙家一家老小顺利返回了家乡。

宋朝的范纯仁是范仲淹的孩子。在他掌管庆州的时候,有一年闹饥荒,饿莩满路。范纯仁请发常平的大米,救济灾民。郡官认为必须上奏才可以发米。

范纯仁说:“人不吃就要死,上奏再发,济什么事。你们不必担忧,有罪我来担代。”

于是当天发米赈灾,救活了无数灾民。

后来范纯仁官拜宰相。

6、兴建大利

【何谓兴建大利?小而一乡之内,大而一邑之中,凡有利益,最宜兴建。或开渠导水;或筑堤防患;或修桥梁,以便行旅;或施茶饭,以济饥渴。随缘劝导,协力兴修,勿避嫌疑,勿辞劳怨。】

什么叫兴建大利呢?

小的一乡之内,大的一县之中,凡是有益于大众的事,都应当兴建,或者开辟水道;或者建筑堤岸,预防水灾;或者修建桥梁,方便交通;或者布施茶饭,救济饥渴。

随缘劝导别人,同心协力地兴建,不要为避嫌疑而放弃不做,不要怕苦、怕人嫉恨,就推辞不做。

7、舍财作福

【何谓舍财作福?释门万行,以布施为先。所谓布施者,只是舍之一字耳。达者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所有,无不舍者。】

什么是舍财作福?

佛门万行,以布施为先 ,就是六度首先要修布施。

所谓布施,只是一个“舍”字。通达的人内舍眼耳鼻舌身意,外舍色声香味触法,内外无不放舍。

舍得干干净净,一丝不挂,就是波罗蜜多。

【苟非能然,先从财上布施。】

做不到这样,就先从财上布施。

【世人以衣食为命,故财为最重。吾从而舍之,内以破吾之悭,外以济人之急,始而勉强,终则泰然,最可以荡涤私情,祛除执吝。】

世人都是以衣食为命,所以,对世间人来说,钱财非常重要。

如果我能随顺人心,舍财给他用,能破我的悭贪,能救他的急难

最初做是有一些勉强,但做习惯了,心里泰然,没有舍不得的。这样,最能消除私心,去除对钱财的执著。

以下说一则公案:

明朝华亭县有位顾正心,官至广西参议。他平时喜欢行善积德,有一次捐出十万四千七百两银子,买了四万八百亩义田,全部施给华亭、青浦两县。做为徭役费用,让老百姓免除负担徭役的困难。

一次,代巡抚来到松江府,禁止除夕燃放爆竹,很多人违反命令被关进监狱,顾正心也被误捕入狱。

顾正心入狱以后,看见饥寒的人,就给他们送衣食;有罪犯可以赦免,就出钱代为赎出。最后,整座监狱快变空了。随后,他又出资修理监狱的房屋。他是如此舍己为人,从不希求回报。

后来,两台大上报他的事迹,皇帝任命他做光禄署臣,他被敬奉为乡贤。

《感应篇例证》中有这样一则公案:

倪闪是沙县人,性喜布施。每次外出,身上总要带些钱财,遇到穷人,就把钱放在他家,不管别人知不知道。

倪闪考试多次落选中,有人嘲笑他:“先生日日周济穷人,为何还多次落榜?是不是老天不长眼睛?”

倪闪并没有退失信心,反而更加努力地布施,心里没有一点后悔。

有一年闹饥荒,路上饿死的人一个接一个。倪闪搭了个粥棚,亲自煮粥周济灾民,救活了上万人。

第二年,倪闪又去考试,很多乡里人梦到倪家的门外高竖一面锦旗,上书“饘粥阴功”四个大字。这一年,倪闪果然中了状元,后来官至尚书。

8、护持正法

【何谓护持正法?】

什么是护持正法呢? 以下先阐明正法的重要性,再教诫对法护持。

【法者,万世生灵之眼目也。】

“生灵”,就是一切具灵性的生命。

“万世”,是世世代代之意。

如同没有眼目不见五彩缤纷的世界一样,

没有正法,见不到万法的缘起性,不知生命从何而来又如何还灭,不知如何修行才能获得生善趣,解脱和成佛;

没有正法,不见万法的空性,以分别心执著的都是戏论;

没有正法,更不知自己具有如来智慧德相,自性是佛。

有了法,能见到缘起,见到空性,见到增上生和决定胜的善道。

依靠法,时时能增长俱生智慧,最后照见“如所有性①”与“尽所有性②” 。所以,法是万世生灵的眼目

正法是遍智佛陀无误现见诸法的真相之后,宣说敷演的。真理永远不会改易,诠说真理的正法也就具有永恒的价值。它超越时空,不因时空的改变而被推翻,正由其历古今而不变,世世代代的生灵依靠她,决定能见真相。所以法是万世生灵的眼目。

【不有正法,何以参赞天地?何以裁成万物?何以脱尘离缚?何以经世出世?】

“参赞”是参与赞助的意思。天地具有孕育万物,生长万物的作用。“参赞天地”,就是帮助天地的造化之功。

裁成万物”,就像量体裁衣那样,契合众生的根机、意乐,让他们得到相应的成就,叫做裁成万物。

也就是,对世间根性者,以人天乘法,裁成善趣人天;对小乘根性者,以声闻乘法,裁成声闻缘觉;对大乘根性者,以菩萨乘法,裁成诸佛菩萨。

而且,每一类根性中又有种种差别,有种种法、种种阶段的法,让有情去除垢染,成就果位。

那么,谁能裁成万物呢?只有圆满成就道种智的佛陀,宣演八万四千种法门,才能巧度有情,裁成万物。离开佛的八万四千法门,决定无法成办。

脱尘离缚”,就是可以解脱各种束缚。 世亲菩萨认定法的作用为:“对治一切烦恼敌,救护众生离恶趣。

佛法不只断一分烦恼,它能圆满对治欲界、色界、无色界所摄的一切烦恼; 不只断烦恼障,它能断除包括最细微所知障在内的一切障碍。

以暇满、无常、苦、因果的教法,能脱开对现世和来世的耽著,趣入解脱。

以菩提心的教法,能脱开自利的耽著,趣入成佛。以人无我的教法,能断人我执,远离烦恼障。

以法无我的教法,能断法我执,远离所知障。

以因果、四谛、唯识等缘起的教法,能远离对缘起的愚昧,无误取舍。

没有正法,有情如何脱尘离缚呢? 束缚是从不相应实相产生的,缘着颠倒邪法,一刹那接近解脱也不可能。

所以,唯一依止佛法,才能脱尘离缚。

“经世出世”:“经世”是治理世间,“出世”是超出世间。没有佛法,怎么会有菩萨以大慈悲现身世间,以无量方便度化众生呢?没有佛法,怎么会有菩萨不受三有束缚,出淤泥而不染呢?所以,“经世出世”依于正法才能做到。

理解了上述佛法的利益之后,应当对法敬重、护持。

【故凡见圣贤庙貌,经书典籍,皆当敬重而修饬之。至于举扬正法,上报佛恩,尤当勉励。】

“圣贤”就是佛菩萨。圣贤寺庙和经书典籍是承载正法的所依,依靠这些才能接引和教导众生,让他们趣入正法。

所以,见到圣贤的寺庙、经书、教典、教言,都要恭敬尊重,如果有破损、杂乱,都应修补、整理。至于传扬正法,上报佛恩,更要努力实践。

做为佛子,自己点滴的功德成就,都是法所化现,以法出生。

推己及人,一切众生的利益安乐,也唯有依正法才能出生。

所以,欲报佛恩、众生恩,唯有生生世世修行法、护持法、弘扬法。

皈依三宝之后,要随分随力听闻法、思惟法、受持法、供养法、宣演法、修习法、护持法。

修学大乘的人,更要发起护法的大愿。

《普贤行愿品》 说:“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9、敬重尊长

【何谓敬重尊长?家之父兄,国之君长,与凡年高、德高、位高、识高者,皆当加意奉事。】

所谓敬重尊长 ,就是家中的父母兄长,国家的君王、长官,以及年龄高、道德高、地位高、见识高的人,都要倍加用心敬奉、承事。

“加意”,是说内心虔诚、殷重,比对一般人更用心。 为什么要这样呢?

因为尊长是特殊的对境,稍做一点损害或利益,都有极大的果报。佛菩萨宣说因果的经论中都说,敬重尊长,能产生大福德;轻慢不敬,则有大罪过,很快会损坏福德。

那么,敬重尊长怎么做呢?首先从敬奉父母开始,这一点做不来,更大、更广的就更难做到。

【在家而奉侍父母,使深爱婉容,柔声下气,习以成性,便是和气格天之本。】

深爱婉容”,就是内在对父母有深深的敬爱。

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父母恩德天高地厚,所以要以感恩心对父母敬爱。

“婉容”,就是外在的态度、容貌,连表情、动作、说话,都有一种孝顺的样子。

“柔声下气”,就是声要柔和,气要很平和。

了凡教导我们,在家奉侍父母时,要让“深爱婉容、柔声下气”逐渐串习成性,这是以和气感动天地的根本

这个地方关系到人能否真正成就,是教育学上的大问题。

按照缘起来观察,因果中有一条造作等流的规律,现在造作什么,以后就会以同样的方式造作。以这条规律衡量,才知道学孝对人有多么重要。

孝敬能习以成性,在在处处可以发展出善行来。

也就是,在家养成好孝敬的态度和行为,推而广之,对国家会尽忠,对兄长会尊重,对朋友会尽友道,对尊长懂得怎么尊重。

如果是出世间学佛,也知道如何依止上师,承事上师,如何皈依三宝,报答佛恩,成为佛家的孝子、释迦的忠臣;对于道友,也懂得怎么尽佛法上的友道;修学菩提心,见众生都是前世父母,也知道如何对待众生。

所以,学孝是真正的奠基。能在这里串习坚固,就有了成圣成贤的基础,相当关键。

不然,步入社会,不懂得为人处世,人都做不好,怎么能建功立业?进入佛门,了解了很多知识,贤善的品性却没有养成,内在的恶性仍然转化不了。对上,不知依止善知识;对道友,不知和合;对众生,不知慈悲。所以,不学孝存在很大的问题

【出而事君,行一事,毋谓君不知而自恣也。刑一人,毋谓君不知而作威也。】

“君臣”是一种关系,领导者是君,下属是臣。比如,我们在常住的单位发心,负责人是君,下面办事的人是臣。在任何组织当中都有君臣关系。但一般人抗上、叛逆的心态很强,连三个人在一起,也不能安分,都是各自为王,不服从管理。按业果来判断,在团体中不听从君长合理的吩咐,都是破坏团体秩序,破坏事业的恶行。

这里说:出门在外,承事君长,每做一事,都要忠诚,不要以为上级不知,就可以随便。处罚一个人,也不能认为上面不知,就作威作福,胡作非为。凡事要凭良心,对待罪犯罪过的轻重,要仔细审查,公平判断。

像这样,凡是处理君长吩咐之事,都要尽心做好,不敢马虎随便,这才是为人忠诚之道。不能亏了良心,失了本分。

【事君如天,古人格论,此等处最关阴德。】

古人教诫:承事君长,要如面对上天一般恭敬。

今天来说,就是要忠于国家,忠于事业,尽好责任和义务。这个地方关系阴德很大。

【试看忠孝之家,子孙未有不绵远而昌盛者,切须慎之。】

从显现的事实来看,凡是忠孝人家,子孙没有不发达久远而世代昌盛的。所以此处切切要谨慎。

以出世间来说,任何佛法上的成就都源于依止善知识,历史上任何成就者的功德、事业,无一不是从敬重上师,承事上师而来。所以学佛修行,一定要尽好佛法中的孝道。

10、爱惜物命

【何谓爱惜物命?】

“物命”就是万物的生命。

我们要懂得,什么才是最值得珍爱的。五欲六尘,虚假的名利、包装,都不值得珍爱。真正值得珍爱的是生命

学习了大乘佛法,对于生命的本性有所了解,就会知道生命何等宝贵,自然会对有情发起珍爱之心。或者,能了解有情是自己过去世的父母、妻儿、兄弟、姐妹,我们也会普爱众生,报答他们的恩德。

珍爱有情 ,是大乘修行的重点。 《修心八颂》 中说:“愿我以胜如意宝,饶益他众之意乐,时时刻刻倍珍爱,轮回一切诸有情。”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惟此恻隐之心而已,求仁者求此,积德者积此。】

恻隐之心,就是见到众生遭遇不幸而心里同情、怜悯的心。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是仁慈的开端

人之所以算作人,唯一是有恻隐之心 ,求仁者是求这恻隐之心,积德者也是积这恻隐之心。

【周礼,孟春之月,牺牲毋用牝。孟子谓君子远庖厨,所以全吾恻隐之心也。】

《周礼》 上说,每年正月祭祀,祭品不要用母的,因为春天是动物最容易怀孕的时期,以母的做为祭品,会摧残很多胎中的小生命。

孟子说:君子不肯住在厨房的附近。一般人家的厨房成天杀生,宰割动物的躯体。君子不忍见闻动物被杀。这样做,都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恻隐之心。

【故前辈有四不食之戒,谓闻杀不食,见杀不食,自养者不食,专为我杀者不食。学者未能断肉,且当从此戒之。】

为了保全人的恻隐之心,前辈有四不食的禁戒 ,就是听到动物被杀的声音,不吃;见到动物被杀,不吃;自己养的动物,不吃;专门为我杀的动物,不吃。学者还不能做到断肉,应当暂时戒吃这四种肉凡是修慈心的人,先初步这样做起

【渐渐增进,慈心愈长。】

按这样培养,渐渐增上,慈心会日益增长。

【不特杀生当戒,蠢动含灵,皆为物命。求丝煮茧,锄地杀虫,念衣食之由来,皆杀彼以自活。故暴殄之孽,当与杀生等。】

不但杀生要戒除,就连微小的生命也不能伤害。 譬如用丝做衣服,把茧放在水里烧,要伤害蚕的性命;种地耕田,不知要杀死多少地里的小虫。想想衣食是以众生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怎么能随便糟蹋浪费呢?所以,浪费的罪过和杀生等同

【至于手所误伤,足所误践者,不知其几,皆当委曲防之。】

至于随手误伤用脚踩死的生命,又不知有多少,既然在学习慈爱生命,这些地方都需要小心设法防止

【古诗云:“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何其仁也!】

宋朝苏东坡有两句诗说:“慈爱老鼠,常留一点饭,让它不要受饿;怜悯飞蛾,宁可不点油灯,也不能伤害它。”这是何等仁厚慈悲!

【善行无穷,不能殚述,由此十事而推广之,则万德可备矣。】

善行的数量无量无边,无法一一说明。总之,由上述善行推广开来,就可以圆满无量功德。

以上的善行,能在所缘境、时间、希求的果位、深度广度上拓展开来,完全可以成为大乘菩萨的六度万行。

唐朝的白居易问道鸟窠禅师,禅师开示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说:“连三岁的孩儿也这么说。”禅师说:“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白居易心服其言,作礼而退。所以, 学习积善之方,关键是实行。能步步实行,决定可以速趣圣贤的境界。

 ①如所有性:谓即一切染净法中所有真如。

 ②尽所有性:世俗间所包括的一切事物。

作者: 水星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