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乃金刚经能净业障之文。
‘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业障无性,若未见般若,不知业障本空无性,便要还宿债,所谓‘了知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故知惟有般若,才能消除业障。
业由妄心而造,妄心空,便不会继续造业,以前所造的业本来是依止妄心的,妄心空了,前业无所依止,则业空,所以心空即业空,心有即业有,故云‘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空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是故般若能净业障。
从前是妄心造罪,妄心盖覆真心,但真心没有失去,现在以清净心受持读诵般若,般若心生,妄想心灭,罪空苦尽,涅槃妙心现前,当来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持经之人,本来应得一切天人恭敬供养,但因前生有重业障故,今生虽得受持诸佛甚深经典,仍被人轻贱,惟以受持经典故,心无恼恨,无所计较,念念常行般若波罗蜜行,无有退转,以能如是修行,得无量劫以至今生,所有极恶罪障,并能消灭。
又约理而言,先世即是前念妄心,今世即是后念觉心,以后念觉心轻贱前念妄心,妄不得住,故云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妄念既灭,罪业不成,即得菩提也。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释迦如来遇然灯佛后,证无生法忍,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在未遇然灯佛以前,未证无生法忍,仍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常以有所得心供佛,有能供的我,所供的佛,只能得有漏的福,漏落生死,是故释迦虽然曾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诸佛都不与他授记,惟有于然灯佛所,证得无生法忍,以无所得心供佛,得无漏福,不会漏落生死,故然灯佛才与释迦授菩提之记。
若有人能于如来末法之世,受持读诵般若经,了知万法皆空,心无所得,见诸法的实相,所得实相的功德,无漏无为,福等虚空,世尊从前有为之福与之相比,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
般若功德,能成佛作祖、续佛慧命、为诸佛所护念、为天龙八部所护持、能灭无量劫罪、得无漏的福,般若功德,叹莫能穷,若如来具足而说,或有人听闻后,心则狂乱,狐疑不信,故如来只能略说其功德。
狐疑者,或信或不信。末法之世,魔强法弱,是非人我多,或有人不知如来正法常住不灭,不相信有人能于此经明心见性,若不相信而生毁谤,便堕地狱,故如来不欲具足而说。
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义即义理,这部般若经所说的义理——一切法不生,般若不生;一切法无相,般若亦无相;一切法无尽,般若无尽;一切法无住,般若亦无住;一切法无我,般若无我;一切法性空,般若性空——此经义理不可思议,从理起行,行是因,果是菩提,菩提具足无量功德,报是大般涅槃,常乐我净。是故略而言之,般若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