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证法光 所有文章 齐美仁真堪布讲佛子行04:依止净处

齐美仁真堪布讲佛子行04:依止净处

初入佛门的修行者,就如同幼儿园的孩子一样,心随环境的好坏而上下沉浮,如果遇到好的朋友或具备德相的上师,有好的榜样或依怙的话,自己的心就容易趋入佛法,就会主动地实修佛法,向合格的佛教徒标准靠拢。相反,如果没有遇到很好的同修和上师,耳闻目睹的都是世俗的、充满贪嗔痴等物欲横流的、使人产生很多分别妄念的恶劣环境,那么他就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而走不上正道。

齐美仁真堪布讲佛子行04:依止净处

丙三、依止功德源泉之清净处

【离恶境故烦恼逐渐少,无放逸故善功自然增,

心识清澄于法生定解,居清净地即是佛子行。】

这首偈颂教导我们,修行佛法应远离不清净的恶劣环境。由于时处末法时代,动乱时期寺庙受到严重的破坏,僧团也遭遇了违缘,如今虽有修复,但仍需行持清净的优秀佛教徒做楷模,而这样的楷模已不多见了。修行佛法者有上、中、下三种根器,上根的修行人,即使身处恶劣环境,也能将恶劣的外境转为修行的增上缘,即顺缘。

“文革”期间,雪域藏地的佛法遭受到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藏地的僧人们遭受有史以来最沉重的打击和考验。不准穿僧装,更不许诵经念咒,不准举行供佛顶礼等宗教活动。稍不注意,就会有被剥夺生存权的危险。很多上师都受到了冲击和迫害,当然这也是对修行人的考验,一些修行人如同火种红莲,傲然挺立,如如不动,这很值得赞叹。这样艰难困苦的恶劣处境,对那些真正修行的人来说反而转为了道用,逆境成了增上缘。当时有一位名叫噶曲的喇嘛,他是一位真正的实修者,具有不可思议功德的出家人,我曾写过他的事迹。当他无辜地被抓去批斗时,他告诉自己:今天又要被带去蒙受殴打和批斗了,对于批斗我的那些人,我决不能生起刹那的嗔恨心,面对他们我要观修忍辱。在批斗现场,有人打他耳光,有人踢他,更多的人辱骂他,他蒙受着百般侮辱。但他想:今天早上我被带来时就发愿修忍辱,现在备受折磨就修忍辱吧。对那些无故伤害他的愚昧无知积造恶业的人,他的心中生起了无限的悲愍。他说:每次批斗被送回家时,就会默默地念诵《普贤行愿品》,回向给这些伤害他的人。面对逆境,噶曲喇嘛就是这样实修的。拨乱反正后,国家宗教政策得以落实,佛法得到恢复,过去曾经批斗过他的那些人向他道歉说:当时由于我们无知曾批斗过您,犯了很大的罪过。他回答说:“那个时候你们批斗我,是给我提供了修忍辱的机会,对我修行善业没有带来一点障碍,根本不要紧。”当时藏地有很多类似噶曲喇嘛这样不失本色的实修者。这样如法的修行人,即使走到喧嚣的城市中,即使遇到任何恶劣的环境,他都不会因此退失道心,也不会收到各种外境的诱惑,从而蜕变和放逸散乱。

初入佛门的修行者,就如同幼儿园的孩子一样,心随环境的好坏而上下沉浮,如果遇到好的朋友或具备德相的上师,有好的榜样或依怙的话,自己的心就容易趋入佛法,就会主动地实修佛法,向合格的佛教徒标准靠拢。相反,如果没有遇到很好的同修和上师,耳闻目睹的都是世俗的、充满贪嗔痴等物欲横流的、使人产生很多分别妄念的恶劣环境,那么他就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而走不上正道。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想如理如法地学修佛法,就应尽力减少内心散乱和世俗杂务,自己的住处与修行处都应选择不嘈杂、清净的环境,即使是在一个家庭中生活,如果有条件用一间陈设简单的房屋作为修行的地方,关起门来静修,对于减少妄念、修行增上都有一定的作用。如果处在物质条件充裕、纷扰不净的环境,心就很容易被外境所转而妄念纷纷。所以,修行人应该尽力减少外缘,择清净的环境收心静修,亦不要于品行不好的人交往,应与对修行有益的好人交朋友。能实修佛法固然很好,如果一下子不能实修,哪怕是减少闲言碎语也可以逐渐改善心性。这样慢慢起修的话,修行就会有进步。

虽然在座的诸位能住在清净的寺庙或修行场所,没有城市里那样的喧嚣干扰,但仅仅这样还远远不够,还要与如法的上师、僧人或同修们相处,经常安住于努力实修心性的境界中。实际上,这对我们的修行也是极其重要的。

通常,我们不如法的念头和言行,并不是他人强加给我们的,归根结底还是源于我们自身。因为初入门的修行者,由于业障和习气的缘故,不由自主地违犯了别解脱戒、菩萨戒及密乘戒中的戒律或誓言,犯戒的根源就在于没有很好的修炼和调伏自己的心相续。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做课诵、顶礼及绕塔等善行,但最重要的是应向内收心,认真思维:忙于轮回苦海的俗事是否有真实意义?世俗事务值不值得我们去贪恋和依靠?此生终结,来生又在轮回苦海中漂流,如此三世、四世、生生世世在轮回的苦海中流转有没有意义?

世间人有很多的愿望和企盼,憧憬美好的未来,为之执著地奔波劳碌,到了老年回忆起大半生的经历,才意识到虽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付出了很多艰辛,却依然改变不了轮回的宿命,下一世如果又转生为人,还会沦入苦海;一个儿童如果在比较富裕的家庭,得到父母的关爱,看上去很幸福,但仅为一个玩具,也会痛哭流涕,所以,世间就没有什么纯粹的幸福可言。

针对这些轮回过患,如果我们认真思维,就能减少和断除对世间的贪恋,就会认识到修行并不是那么艰难的事,奉持戒律也没有那么困难,修行也就容易获得成就。

“离恶境故烦恼逐渐少”就是进一步教导我们,只要不贪着于影响我们修行的各种各样的外境,妄念就会逐渐减少。如果眼睛去看五花八门的外境,耳朵听闻各种不清净的言词,心中就会浮现各种分别妄念。这样就会浪费很多时间,就没有修行佛法的机会了。如果我们放松心情,不去追忆过去,亦不设想未来,当下放下一切攀缘执著,任运安然而往,使心性清澈明了,面对上师三宝生起虔诚的信心,面对苦难众生观修慈悲心,随时提起空性正见,那么,真正的信心、慈悲心和空性见就会生起。所以,修行者首先应远离恶劣的环境。

恶劣的环境有很多种,有些是设置障碍的敌人,有些违缘在远处,也有很多违缘在自己的周边,甚至很多违缘是在家中,为什么这样说呢?贪嗔痴的违缘是偶尔的,无记的念头却是长期的,正因为是长期的,也就成了我们修行中最大的障碍。总之,如能断然远离使我们生起各种各样妄念的外境,抽一定时间独处的话,对修行还是很有好处的。即使是住在家中,如不适当地放下,就会觉得这个事应该做,那个事也不能不做,搬运东西、打扫卫生、这里看不惯、那里要整理,总有做不完的事情,时间就这样流逝了,所以,除了必须要做的事务外,如不适当放下,那就根本没有时间打坐修行。

有些时候,我觉得不需要做什么俗事时,会到金刚寺后面的白杨林去坐一会儿,身心放松后,就觉得清明舒适,安然自在。据说以往多智钦寺的丹比尼玛活佛,在他修行的小房中,连糌粑盒都不准放。他说:“在修行的房屋中,不要放置太多的东西,连糌粑盒都不要放进来,否则的话,东西太多就会使人产生很多的分别妄念。”这是真正的修行人。如果我们也想成为一个如法的修行者,就应像丹比尼玛活佛那样。否则过多的攀缘世俗杂事,就不可能潜心实修。以上主要宣讲的是修行人应远离一切恶劣环境。

作者: 水芸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