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经利益随心论
智圆法师 编述
一、大乘显密尊经的无上功德和恩德
【大觉世尊,所说一切大乘显密尊经,悉皆理本唯心,道符实相,历三世而不易,举十界以咸遵。归元复本,为诸佛之导师。拔苦与乐,作众生之慈父。】
大觉世尊所说的大乘显密尊经,都是一个“心”字的注脚。其中说性说相,说事说理,说体说用,或权说、实说、偏说、圆说,都是在诠释心性之义。这是符合诸法实相的妙道,能使迷惑众生明见实相而成佛。
正因为所说是心性本具的妙理,符合诸法实相,因此纵然历经过、现、未三世无尽的时间,也不会有丝毫改易。从地狱到佛之间的十界有情,都必须遵循大乘经的教导。不必说六道轮回的凡夫,连十方诸佛也都以大乘经为母、从大乘法而来,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皆是尊奉大乘经的教导而修持成道,因此是“举十界以咸遵”。
众生迷失本元,因而流浪生死;诸佛还归本元,以此成就觉道。在这返本归元的过程中,是得到大乘经的启发而发起始觉,继以始觉合乎本觉,至于究竟而成佛,因此大乘经是诸佛的导师。
缘大乘经作十法行(受持、读诵、修习等),就能拔除从粗至细的一切苦,获得现前、究竟的一切乐。因此,大乘经是为众生拔苦与乐的慈父。
二、持经的利益随心量而现
【若能竭诚尽敬,礼诵受持,则自他俱蒙胜益,幽显同沐恩光。】
如果对大乘经能竭尽自己的虔诚和恭敬来礼拜、读诵、受持,那就能使自己和其他众生都得到殊胜利益;能使世间的人和见不到的已故亲友及恶趣众生都共同沐浴在大乘经的恩光中。
《居士传》记载:唐朝李山龙,做监门校尉。武德年间,突然暴死,胸口有点温热,家人在旁服侍。
不久他苏醒说:我死后被一位官吏勾摄到一座王府中。庭院里有几千囚犯,披枷戴锁,朝北站立。阎王坐在高座上,旁边有许多侍卫。
山龙走到台阶下。阎王询问:“你平生做何福业?”山龙答:“乡人每次设斋时,我都布施物品作为资助。”阎王又问:“你身体做何善业?”答:“日诵《法华经》二卷。”阎王说:“很好!”就请他走上台阶,登上高座。阎王离位对面而坐。
山龙开经才诵“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这几个字时,阎王就请他下座。山龙下来,院中的囚犯忽然不见。
阎王说:“你诵经的福德不但利益到自己,众囚犯听你的诵经声都已脱免。真的很好!现在放你返回阳间。”又对官吏说:“你可以带他巡游各大地狱。”
官吏引着山龙朝东走了一百多步。途经一座铁城,说是罪人的住所。山龙心生哀悯,口里念“南无佛”。又往前走,只见一口大锅火势猛烈,热汤涌沸,旁边有两个人坐卧。山龙询问他们,回答说:“我们本要受镬汤之报,蒙贤者称南无佛,所以在地狱中得到一日休息。”山龙又称“南无佛”,就返回了阳间。离他断气时已过了七天。
从这则案例看出,竭诚诵念大乘经能使幽冥众生同沐恩光。
又有史阿誓,住在郊南福水阴面。平素诵《法华经》,行走、站立从无间断。当他做邑令史时,出入城郭一定从小路上走,低气怡颜,缘念相续。(这是他为了使诵经不间断,在出入城市时不走大路,只走小路。原因是大路人多嘈杂,容易分心。“低气怡颜,缘念相续”,指他心态安详、气息低柔、神情喜悦,一句一句地持诵。)他生平没骑过马,这是他按经中的教导应哀愍一切众生,所以就不骑马。
当他病终时,异香散播一里多远。过后十年,他妻子去世。夫妻合葬,把他的棺材打开时,只见舌头与在生时一样(诵经之舌,死后十年还一如生时,这是缘大乘经虔诚熏修的功德所致)。
又有薛严,做忠州司马的官。一生长斋奉佛,每天诵《金刚经》30遍。到72岁临命终时,见幢幡、宝盖从空而降,耳中充满音乐之声。其妻见薛严冉冉升空而去。恒时异香浓郁,家人都闻到了。
【犹如意珠,似无尽藏,取之不匮,用之无穷,随心现量,悉满所愿。】
“如意珠”指能如愿赐予所求的宝珠;“无尽藏”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大乘经是极其微妙的如意珠和无尽藏。因为依于大乘经受持、修习,就能源源不断地出生功德,无论从中获取多少,终无穷尽;无论受持多少次,仍然辗转流现功德,赐予福德和智慧;又能随受持者的心量而满足所愿。
(在许多人眼里,大乘经典只是文字印刷品而已,没认为这是极其殊胜的如意宝和无尽藏。正因为不认识大乘经微妙难思的作用及万法唯心的至理,导致受持大乘经时,不能竭尽诚心和恭敬来做。)
以下是几则受持佛经得大利益的实例:
唐朝樊元智,年轻时喜欢修道,住在京城南边。依止杜顺和尚。和尚令他诵习《华严经》为业,并依此经修普贤行。
每次诵经时,口中屡屡都有舍利,前后共获数百粒。有时夜晚诵经,口中放光,普照40多里。远近的人见到这一瑞相,都叹为奇异。
92岁时,樊元智无疾而终。荼毗后,牙齿变为舍利,共一百多粒。粒粒放光,数日不止。僧俗大众建塔作为供养。
(这是精心受持佛语,久而久之心光发露。由于契经的功德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受持的心力不可思议,以三缘和合,就出现这样不可思议的感应。)
商居士,三河县人。7岁能通佛书。后来在县城西边的田中建造房屋。他有几百手卷的佛书,每日阅读、讽诵不断。拜他为师的有一百多人。每次他行走时,身体的骨骼珊然作响。
到了90多岁,有一天,热水沐浴,戴冠束带。召集诸弟子聚餐,告诉说:“我早晚就要走,我的尸体用火焚化,千万别违背我的意愿。”
这天晚上,商居士端坐而逝。过后三天,遗体火化,骨骼犹如钩锁连环。因此,乡人建塔供养。
陆康成,做京兆法曹的官职。一天,他忽然见已故的官吏抱着案卷站在面前。陆康成惊异地问:“你已经去世了,怎么来的?”他说:“这是冥府的档案,都是来年要死于战争的人。”陆康成说:“是不是里面有我?”官吏找出来给他看。他非常恐慌,请教说:“怎么办呢?”官吏说:“只有靠《金刚经》了,所以特意来告诉你。”说完不见。陆康成取来《金刚经》,日诵几十遍。
第二年,朱泚造反,命令他做御史的官职。他叱责朱泚说:“你这贼臣敢干犯国土!”把朱泚弄得恼羞成怒,命令几百骑兵围绕射击。陆康成默念《金刚经》,飞箭射不进去。朱泚就此作罢。
后来陆康成去了终南山,在那里终老。
(这也是以精诚的力量,一心贯注于《金刚经》,致使数百骑兵的射箭都无法伤身。)
【楞严所谓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求妻、求子、求长寿”指求世间法的利益,“求三昧”等指求出世间修行的功德,“求大涅槃”是求无上佛果的成就。“乃至”是超越、省略语,包括中间的所有一切。“求则必得”,指只要竭尽诚心和恭敬,一切世出世间的利益都能求到。
从这段经文就知道,甚深的大乘经是功能极其微妙的如意宝,的确大者得其大,小者得其小,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各随心量而满足所愿。
【夫大涅槃者,究竟果德。若论如来本心,契经全力,实属乎此。但以众生志愿狭劣,与夫致诚未极,不能直契。故随彼行心,满彼所愿。】
大涅槃是佛果究竟功德的名称。如果论如来说法的本怀和契经全分的功力,实际是给予众生究竟成佛的利益。但因众生志愿狭小、下劣,而且没有发出极大的诚心,导致不能直下契入,只能随其心量而给予满愿。
“志愿狭劣”指没有求无上菩提的志愿,所求只是世间的功名、富贵、长寿、健康等。志愿既已狭劣,也就只能随其所愿而赐予小利了。
“致诚未极”,指诚心未达到极致,只发出了百分之五十或三十的诚心,或者只有微薄的诚心。
这样既没有求无上道的志愿,又没有竭尽诚心,因此导致不能直下契入佛法真实义,而只能随其心行状况,而满其所愿。
【倘宿根深厚之士,则顿明自性,彻证唯心,破烦惑而直趣菩提,圆福慧而速成觉道。获契经之全益,畅如来之本怀矣。】
如果是宿植善根深厚的人,一得显密尊经的启发,便能顿时明悟自性,彻证万法唯心,破烦恼而直趣菩提,圆福慧而速成觉道。这样获得契经全分利益,才舒畅了如来说法度生的本怀。
佛的究竟心意不是只让众生得到人天福报或小乘涅槃,也不是想让众生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缓慢成佛,而是想使众生直下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明了本具如来智慧以速成佛道。
以下举三例说明宿根深厚者得大乘经启发,便能顿时明了自性:
唐朝永嘉禅师精于天台止观法门,日常威仪中,常常安住禅观。后来因读诵《维摩诘经》而发明心地。
遇安禅师读《楞严经》,读至“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时,将文句读成“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当时便豁然大悟。
又有灵隐清耸禅师最初参法眼禅师。法眼禅师指着窗外的潇潇雨滴,对他说:“滴滴落在上座眼里。”清耸不明玄旨,后来因诵《华严经》,忽然发悟,才深信“滴滴落在眼里”。(《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譬如一雨普润,卉木同荣。大根则拂云以蔽日。小根则长寸而增分。道本唯一真如,益随心而胜劣。】
譬如从天空中降下大雨,普遍滋润万物。地上的小草、大树都因雨水滋润,而得以繁荣。小草喻小根,大树喻大根。大根受雨水滋润,长成参天大树,拂住云端、遮蔽太阳;小草根小,受雨水的滋润,也能长寸增分。
这比喻佛道原本唯一真如,受持佛经的利益却随受持者的心量、心力,而有大小的差别。
【然善根苟种,佛果终成。纵不能即获巨益,亦必以因兹度脱。闻涂毒鼓,远近皆丧。食少金刚,决定不消。】
然而如果已经种下善根,则终究会因此而成就佛果。纵然当时不能获得大益,也一定在未来善根成熟时得到度脱。
这就好比战争中闻到涂毒鼓声,不论远方或近前的人,都会丧失生命(指只要耳根触到涂毒鼓声,就已感染中毒,即使没有当即死去,也一定在将来死去)。同样的道理,只要闻到殊胜的大乘法,只要诚心对大乘经读诵、受持,一旦染入识田,就永为道种。根性成熟者现在就得到度脱,根性未成熟者也一定在将来成熟时得到度脱。
“食少金刚,决定不消”,指其它食物经过胃等的碾磨后会被消化,而吃了金刚,少到极微尘许,也绝不会被消化。这是比喻熏进去下至少分的大乘法,或者领会、吸收少分,这个善根也决定保存在八识田中,永无空耗,最终一定会因此而得到度脱(也就是在因缘会合时,这个善根会萌发、成熟,乃至解脱)。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者,其斯之谓欤。】
所谓的“先以欲钩引人趣入,然后使他趣入佛智”,就是说的这件事吧!
所以,佛法有方便说和真实说。对于初机首先以欲钩牵引,告诉他念诵能消灾免难、去病延寿、有求必应等。等他得到了这些利益,就会感戴佛恩,愿意随顺佛的教导。这时再为他开示诸法实相,就能入于佛智。这是佛法接人的善巧。
(《印祖文钞选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