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证法光 所有文章 齐美仁真堪布讲佛子行03:远离故乡

齐美仁真堪布讲佛子行03:远离故乡

《佛子行》的主要内容,就是教导我们如何实修心性,而《佛子行》的三十七首偈颂,每一首都是告诉我们实修心性的窍诀,因此希望大家好好学习,认真起修。争取将《佛子行》的教言融入到自己的心相续上,并落实到言行中。

齐美仁真堪布讲佛子行03:远离故乡

丙二、抛弃三毒根源之故乡

【贪恋亲方如同水沸腾,嗔恨敌方犹如烈火盛,

遗忘取舍愚痴昏昧者,舍离故乡乃是佛子行。】

这首偈颂教导我们说,要做到如理如法地闻思修,就应具备一些条件,首先要远离对修行有诸多违缘的故乡。故乡不仅仅指亲友居住的地方,还包括在其他处所定居后,结交了很多朋友的地方。如果结交了许多朋友,就会产生攀缘执著、放逸散乱,成为修行的一大障碍。作为修行人,依靠三宝和自己内心的修持,就能撑住自己,而不需要依靠更多的外境,比如朋友、亲属、同事等等来过日子。不管身处何地,都应尽力减少外缘,并把这样的修行当做生活的一部分,把生活和修行融为一体。

修行是日积月累的,闭关静修如此,出关后,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也要随时提起修正的正知正念,就像一块铁在火中烧红后,拿出来就会马上变冷,我们的修行一定不能变成那块“迅速冷却的铁”。如此,每天不仅要抽时间来修,而且要把抽时间所修的法要,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不放逸散乱,修行上就会有很大的受益和进步。

对于在家人来说,真正的静处是自己的居所

修行人如果能远离家乡,放下一切世俗杂务到深山区持之以恒地静修,那固然好。但因人口激增而产生的过度开发,使生态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很多地方都已面目皆非,再者,如今交通发达,人们今天去拉萨、明天去汉地、后天去印度,以至于到处都是放逸散乱奔忙的人,往昔那样清净的修行净土是越来越少了。但对于真正想修行的人,如能在属于自己的住所,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安住静修,对改造心相续一样有极大的助益。

当今的有些修行人最初总是以清净发心为开始,但在行持善法的过程中,却逐渐把其单纯的理解为工作,并没有把它和修法联系到一起,都想抛头露面了,这都是调伏心性不到位的缘故。回头总结后就会发现,自己的所作所为并未达到自己最初的发心目标,后悔之心也就会油然而生,显然这样是不可能获得修行成就的。如能在家中经常观修寿命无常、慈悲心和空性正见,即便别人并不知道你在实修,也不会对你大加赞许,但如此低调隐秘的实修,定然生起稳固的正知正念。一些人把外相上修行看得很重,好像自己修行就是做给人家看的,这都是由于没有实修和正知正见的缘故,也是当今不良风气太重的缘故。

要安排好修心功课,观察自己有没有进步,并努力改过

这里讲到的远离故乡,指的是修行人应远离故乡,这对出家人是容易做到的。对在家居士而言,即使是不能远离故乡,也应远离嘈杂环境、减少攀缘执著,每天有计划、有次第地的在家静修,并经常做修行总结。譬如,今天我用一个小时观修了寿命无常,晚上临睡时应将今天观修的与昨天观修的作比较,看哪天观修得好,这样修行十多天后再观察自己是否有进步。经常这样总结,势必有所收获。政府的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到年终都要做总结,回顾一年的业绩,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同时也制定来年的工作计划,修行也是如此。但我们许多佛教徒都很少做修行的总结,即便总结,也就是诵了多少经、做了多少善事,这也都算是好的了。实在是极少有人进行修心的总结,也没有修心的愿望和制订修心的目标。这样的话,肯定对自己没有多大帮助。今生修行的时间是有限的,寿命也是无常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业缘,不管高低贵贱怎样的人,都不容易掌握和修炼心性。我想,修心的殊胜事业在于精进,因此应在总结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没有谁比自己更了知内心的进步和变化的了。

要想如理如法行持善法,每日、每月、每年都进行修心总结是必不可少的。应观察,去年有人对我辱骂伤害,我都是难以忍受的,对世俗贪欲心也是很强烈的,执著于钱财、地位和名声等世间八法,是个分别妄念很多的人。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我,改正了不少缺点,心态也平和了很多,这是修行进步的一大表现,应如是地观察自己和检验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语言行为。

即使不能按照《佛子行》的全部内容去起修,只要能按照其中几首偈颂的内容去实修,也可得到极大的利益。如果连《佛子行三十七颂》中一首偈颂的内容都没有起修的话,就不符合大乘教法的要求。即便我们很多人在少年时就熟悉并念诵很多大乘经文,也听闻过比如普巴金刚、阎曼达噶等高深的教法,实际上我们内心的修持也没有达到《佛子行》中最基本的要求,可以说,这意味着根本没有进入大乘的门。

《佛子行》是检验我们是否堪称大乘修行者的标准。比如现在学生升学考试,小升初、中考、高考都有年龄和文化水平等方面的考核。如果达不到,就不能升学。同样,我们能否是修学大乘教法者,也是以《佛子行》作为衡量标准的。一名修行人如果至今尚未修学《佛子行》,尚未有修学《佛子行》的计划,那么无疑是身处如意宝洲却对珍宝视而不见,实在是太可惜了。

一旦发现自己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并能及时改正,那就对自己有很大的好处。若发现了自身的缺点,理应有改正缺点的想法和勇气。反之,明知不对又不去悔改,假以修行之名虚度光阴,虚生浪死,白发苍苍时,修行仍然没有一点点进步和改善的话,那真的是辜负了难得的人身了。我虽然这样讲,但我和你们一样也是凡夫,我的话是否能起作用,还不知道,但无论如何,关键在于我们每个人都能各自去领会和体悟这些殊胜的教言。诸位如能如理如法地实修数年,就能认识到修行是有次第和方法的,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实修,修行也不是想象的那么难。

我常常想,一方面是得到成千上万人对你的好评和赞扬,一方面是自己心相续上刹那间生起一次真正的慈悲心和信心。如果两者比较取舍,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虽然我还不配给诸位讲经说法,但是我想,假如给一百人宣讲佛法,其中四、五个人能认真听闻、实修,并对众生生起慈悲心、对上师三宝生起信心,对空性生起正见,并如理如法地修炼和改善心性,也会使我非常欣慰,也是我拜读经文修学佛法的真实目的和意义所在了。我虽然不具备渊博的佛学知识和内修的证悟功德,但我是依据佛经教导来宣说的,是无欺的真实语,希望诸位能认真思维。如果你们觉得对,就各自按教言如理如法地改造心性吧。

改善心性,主要靠各自向内认真实修。外在的修为,大家互相知道,一个藏地的出家人露着长发,穿着长裤,其他人看见就会觉得不如法,会有一些人指出他的错误,但一个人内心怎样,别人却难以知道。比如说,有些人虽然外相上手持念珠、口诵经咒,做放生、供灯等善行,但如果心中一直充满贪嗔痴的话,虽然别人不知道你内心的真实想法,对你的评价也较高,但实际上你并不是一个佛教徒。所以修行人应随时提起正知正念,谨慎而行,明白取舍,认清利害关系,发现不善念头的生起时,及时对治。

一个真正具有清净信心、慈悲心和空性正见、并具内证功德的修行人,并不会张扬自己的功德,也并不希望让别人知晓其功德,甚至不会得到他人的赞誉,但对修行人自己来说,最重要、最好的是内在的修证。如果通过修行还不能改变自己的心相续,那只能说明还没有走上修行的正道,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就像我前面讲的那样,当今很多人都注重外相的修为,对于外表的行为和宣传,都会认可赞叹、信以为真。一个向内修心人的功德和一个内心肮脏的人,从外表上他人是难以了知的,但实际上,一个没有丝毫证量和把握的所谓修行人与有实修实证的成就者相比,却有着天壤之别。正如华智仁波切教导的那样:“欲修出世法关键在于修自心,其他身口等外相修法都无济于事。难道不是吗?”但在实际修行中,很多人很难将实修心性作为重点而起修。不要说那些老年居士,不少上师和僧人们也很难将实修心性作为修行之重点。

《佛子行》的主要内容,就是教导我们如何实修心性,而《佛子行》的三十七首偈颂,每一首都是告诉我们实修心性的窍诀,因此希望大家好好学习,认真起修。争取将《佛子行》的教言融入到自己的心相续上,并落实到言行中。

(教证法光列题,谨供学习参考。)

作者: yuan

世出世间思维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