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讲记
第三篇 积善之方
二、善的辨别
【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精细的来说,善有真假等的八对,对每一对的体相,都要深思明辨。如果不能辨明其中的差别,则自以为行善,实际是造恶,枉费苦心,得不到真实的利益。
辨别很重要,只有了知差别,反观自身,观察自己是落在哪种善里面,才能把握好身心的方向。这样,做对了随喜,进一步增上,做得不对,应当改正。如果起初不能觉察到自己落在伪善、半善等中,往往行善多年,却收效甚微。
下面讲解十六字的涵义,每学一个字,都要归在自身上检查,纠正不正确的心态。
1、辨别真假,舍假取真
【何谓真假?昔有儒生数辈,谒中峰和尚,问曰:“佛氏论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今某人善,而子孙不兴,某人恶,而家门隆盛,佛说无稽矣。”】
以前有几个儒生拜见中峰和尚,提出一个问题:佛家“善恶报应,如影随形”的说法,和事实不符合。比如某人行善,子孙却不兴旺,某人行恶,家门反而隆盛,所以佛的说法没有根据。
【中峰云:“凡情未涤,正眼未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不憾己之是非颠倒,而反怨天之报应有差乎?”】
中峰和尚说:“凡夫的情虑没有净除,智慧眼没有开启时,往往颠倒。善的认为恶,恶的赞为善,这种事屡见不鲜。你们不怪自己是非颠倒,反而埋怨因果报应有差错吗?”
缘起本来无差错,只是凡夫心识颠倒,才对善恶、苦乐颠倒认识,这是凡夫的特色。
【众曰:“善恶何致相反?”】
这些人不接受,善和恶怎么会弄反呢?
一般人都不知道自己一向落在颠倒见当中,就连善恶这种基本问题也有认识上的颠倒。
【中峰令试言其状。】
中峰禅师让他们各自描述善恶的体相。
【一人谓“詈人殴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中峰云:“未必然也。”】
一个人说:“打人骂人是恶,恭敬人、礼拜人是善。”
禅师说:“不一定。”
【一人谓“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中峰云:“未必然也。”】
一个人说:“贪财非义妄取是恶,廉洁有操守是善。”
禅师也说:“不一定。”
【众人历言其状,中峰皆谓不然。】
大家依次谈了自己的见解,中峰都说不对。
凡夫是在外在的形相上转,所以,对善恶的认识都不对。
【因请问。】
因此就请问禅师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中峰告之曰:“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
中峰说:“能给人利益的是善,只利益自己的是恶。有益于人的,就算打人、骂人,都是善;只利益自己的,就是敬人、礼人,也是恶。”
所以,存心只为他人好,不杂私心,则打人骂人都是善,心地良善的缘故。只求自己的利益,不论如何恭敬人都是恶,内心自私的缘故。
【“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
“所以,人的行善,利人是大公,利己是内藏私意,公是真,私是假。一个人为公,善就是真的;一个人为自己,善就是假的。”
比如在集体当中,发心为公是善,只考虑自己是私。符合我的利益才作,不合我心意,让我吃亏的就不作,这是假善。
【“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
“根心者”就是由衷而发的善行,这是真。“袭迹者”,就是单单外表上表现一种善相,这是假。从良心发出来的善,是真善。
【“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
对善的真假有很多深浅不同的判定。
从甚深的层次论真假:“无为而为,没有执著去做的善,是真;有为而为的善,是假。”
【“皆当自考。”】
“以上的真假都要一一考问,自己行善的心是真还是假。是假,就要及时改正。”
2、辨别端曲,舍曲取端
【何谓端曲?今人见谨愿之士,类称为善而取之。圣人则宁取狂狷。】
(“狂狷”,“狂”不是狂乱、狂妄,是进取的意思;“狷”是洁身自好,坚守自己的志向,不与人苟合。狂者有进取,狷者能守节。)
端善和曲善怎么辨别呢?
现在人见了老好人,一般都说他好,认为他可取。
圣人则宁愿取狂狷,他们能在善上进取,敢于承当;或者是安份守己,坚持原则,不肯随人造恶。
至于谨愿之士,虽一乡皆好,而必以为德之贼。是世人之善恶,分明与圣人相反。推此一端,种种取舍,无有不谬。
【至于谨愿之士,即使一乡都喜欢这个人,决定以他成为破坏道德之贼。】
善的方面应当坚持,恶的方面必须坚决舍弃,但是谨愿之士,为了随顺人情,一般都随波逐流,没有自己做人正确坚定的立场,所以是道德之贼。世人的善恶观念明明和圣人相反,以此推广,各种取舍的方面无不错误。
这也告诉我们,应当以圣者的言教为标准,消除相续中的邪知、未知、疑惑,才能趋入正道。
为了正确地修行,很多方面都要如理地辨别,辨别不清,就会造成行为上的紊乱。
善要修得精纯,前提是明辨善的差别,然后行为上细致地取舍修正。
【天地鬼神之福善祸淫,皆与圣人同是非,而不与世俗同取舍。】
天地鬼神对善降福,对淫降祸,自有他的标准,这都是和圣人同标准,不和世俗同取舍。
为什么呢?因为真理是唯一的,圣人见到真理,所以与他同标准,凡夫颠倒邪知,言论不能作为准绳。
所以,要皈依三宝以圣法作为自己人生的道路,不立誓皈依法,就无法进入正道。
【凡欲积善,决不可徇耳目,惟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
凡是积善,不可以只随外在耳目的境界,或者所作的行为让人赞叹,这不是应当注重的地方。唯一从心源隐微之处默默洗涤。(就是,起心动念很隐微的地方,要注意防护,有不端正的心思就立即遣除。)
为了在人前表现,得到赞誉,则成了徇耳目,求名利,根本和行善的动机相违。要积累善行,唯有在自心上默默洗涤,此外也无法可行。
那怎么来判断善的端、曲呢?
【纯是济世之心,则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
如果行善纯粹是济世之心,念念想的是救济世人,这叫端正。
如果外表行善,心里有一毫讨好世间的心,这叫邪曲,意思是行善的心不正直。
【纯是爱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愤世之心,即为曲;】
行善纯是爱人之心,这是端正;
行善还有丝毫愤世嫉俗的心,这是邪曲,不是善的状态。
【纯是敬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为曲。】
行善时,纯粹是恭敬人的心,这是端正;
行善时,稍有一点玩弄世间的心理,这是邪曲。
端正,趋向觉悟;偏曲,堕入迷乱。
落在媚世、愤世、玩世的心态当中,外表虽是行善,内里却夹有一层恶心,终归是邪曲。相反,努力济世、爱人、敬人,人格就会日渐端正。
心最重要,在在处处要保持心的端正,不容许有丝毫邪念侵入,这是在根源上保养,使自己免受染污。
【皆当细辨。】
对端曲的种种差别都要仔细辨别。
重点是辨别自心的端曲,察觉到有嫉世、愤世、玩世的心理,要马上遮止;生起了爱人、敬人、济世之心,应当勉励自己,再接再励。
辨别了善的真假、端曲等之后,让心转向好的方面,使善越来越精纯,这是一道细致的功夫。
世间很多技艺,下苦功才能练得精深,我们则是在心上修练。人在炒菜、制衣上都会精雕细作,最根本的心上更应当修炼好,能按这里的标准修炼自心,日日会有新气象。心可以修得纯正、真诚、广大,这些是可以操作的。
没有这样观心调心,往往落在盲目的状态当中。
比如一个人字写得不好,没有意识到要改正,几十年都会落在坏习惯当中。如果能觉察到字写得不好,而且发心改正,好的方面逐渐串习,就会越改越好,越改越精。
同样,检察自己的行为很重要,不检察就无法改过自新,即使有缺点也浑然不觉。相反,身心上一点点修正,心原来很虚假、很邪曲,逐渐会转成真诚、端正。
3、辨别阴阳,舍阳取阴
阴和阳的辨别很重要,不懂的话,很多人都是在做阳善。以我执推动,即使行善,也是为了增加知名度,这样会把福德损坏的。
【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
什么叫阴善阳善呢?
行善让人知道,叫阳善;行善不求人知,叫阴德。
阴和阳的相不同,果也就不一样。阴德无人知,无人表扬,蓄集在那里,不会不感果,譬如种子不会因为无人知道,就不开花结果,所以说“阴德,天报之”。但是,鲜花在大众面前开放,很快被人摘掉。意思是宣扬功德、炫耀自己,功德往往被损耗。
这里说到,“名等于福”的道理。的确,名是一种享受,得到鲜花、掌声,得到恭敬、礼赞,报刊杂志上刊登事迹,闪光灯聚集在身上,这是名人特有的享受。但是,名人要付出名人的代价,有道德还立得住,没有道德,福德损光了,后果很不好。
“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
“名誉”是造物所忌。
名誉超过了实际的功德,就有奇祸,为什么呢?因为福报损得大,又没有积德,就有奇祸了。
相反,一个人清白无辜,被人恶骂,看起来委屈,子孙却往往很发达。
所以,阴阳之际很微妙。“阴阳之际”讲的是循环的道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盛极肯定是衰,显耀至极是祸患。
4、辨别是非,舍非取是
【何谓是非?】
什么是是善和非善呢?下面举例说明:
【鲁国之法,鲁人有赎人臣妾于诸侯,皆受金于府,子贡赎人而不受金。】
古代,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能出钱赎出在诸候家做事的佣人,政府就给予奖励。
子贡用钱赎了人,但不接受政府的奖金。
【孔子闻而恶之曰:“赐失之矣。”】
孔子知道之后,批评子贡的做法不对。
【“夫圣人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道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
“圣人提倡事情,都是为大众着想,想的是能不能移风易俗,使民风淳厚,教道可以施行于百姓,决不只是为了自己个人的想法来做。”这就是圣贤之心,唯一以天下为重。
相反,时时以自己为主,这是增上我执。圣贤是以众人之心为心,时时为众生着想,一切行为和方法都落实在利益众生上。
【“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受金则为不廉,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
“现在鲁国的富人少、穷人多,假如说领受了奖金就不廉洁,一赎人,就背上‘不廉洁’的骂名,以后谁还赎人呢?这样堵住了赎人的善路,今后没有人向诸候赎佣人了。”
【子路拯人于溺,其人谢之以牛,子路受之。】
另一件事,子路曾经救了落水的人,被救者以一头牛报答他,子路欢喜地接受了。
【孔子喜曰:“自今鲁国多拯人于溺矣。”】
孔子高兴地说:“以后鲁国会有很多人拯救溺水的人。”
孔子见民风向上,以人民得安乐为欢喜。这就是圣人之心,也就是慈悲喜舍的喜心,见众生能向善,心里就欢喜,不是为自己的私利而欢喜。
再扣到题目,什么是是善和非善?
能利益天下,怎么做,都是善;不能利益天下,无论如何,都是非善。所以,以能否利益众生作为判定是非的标准。
【自俗眼观之,子贡不受金为优,子路之受牛为劣,孔子则取由而黜赐焉。乃知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以俗人的眼光看,子贡不接受奖金,好;子路接受牛,不好。孔子却赞同子路,不赞同子贡。
从孔子的评论可以知道,行善,不是看当下怎么做,而是看它的影响;不是看暂时,而是看久远;不是看他一人,而是看他对天下的作用。
以下就给出是善、非善的标准。
【现行虽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
现在所行虽然是善,但是流弊影响,足以损害世人,这是看似善,实际非善;
现在所行虽然像是不善,结果足以救济他人,这是看似非善,实际是善。
【然此就一节论之耳。他如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皆当抉择。】
“一节”,就是指非善之善这一方面,其它还有非义之义、非礼之礼、非信之信、非慈之慈,都应当善加抉择。
“非礼之礼”,
譬如说,嫂子溺水,叔叔去救,表现非礼,本质是礼,这是“非礼之礼”。
又比如,佛经上说,有个星宿婆罗门的儿子,多年在森林中修梵行。一次进城化缘,有个婆罗门女对他生贪心,欲绝身亡。星宿婆罗门子生起大悲心,和她结为夫妻。外表上,结为夫妻,与梵行相违,是非礼;实际是以大悲心救护众生,是礼。由此他也圆满了四万劫的资粮。
“信”,指言而有信,不说欺人的话。
为了利益众生,说方便妄语,这是“非信之信”。
比如,猎人追捕鹿群,见到鹿群往南方跑,但对猎人说:“鹿群往北方跑了。”表面上是妄语,实际是“信”。
“非慈之慈”,为了调伏众生,显现金刚怒目之相。
比如“武王一怒而安天下”。
又比如,佛前世做大悲商主,与五百商人坐船渡海,有个叫短矛黑人的强盗,想要杀害五百商人。佛当时想:五百商人都是不退转菩萨,短矛黑人杀了他们,要堕入地狱无量劫,我杀了他,他可以不堕地狱,就算我自己堕地狱也不管。这样杀了那个强盗,这是非慈之慈。表面上杀人,是非慈;实际是救人,是大慈。以这种非慈之慈,佛因地圆满了七万劫的资粮。
所以,对善要善加抉择,不是以表相来判定,要看内在的意乐和结果。
5、辨别偏正,舍偏取正
【何谓偏正?】
什么是偏善和正善?
下面以公案来说明:
【昔吕文懿公,初辞相位,归故里,海内仰之,如泰山北斗。】
吕文懿公是明朝时的宰相,吕公最初辞去相位,返回故乡时,海内尊仰,就像泰山北斗一样,可见他的德行之高,人们都敬仰他。
【有一乡人,醉而詈之,吕公不动,谓其仆曰:“醉者勿与较也。”闭门谢之。】
吕公回家乡碰到一件事。
有一个同乡喝醉了酒,对着吕公恶骂。
吕公修养好,对仆人说:“这人喝了酒,不要和他计较。”然后就关上门谢客。
他想到酒鬼也是身不由己,这是宽容之心,不和人计较。
【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狱。吕公始悔之曰:“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公家责治,可以小惩而大戒;吾当时只欲存心于厚,不谓养成其恶,以至于此。”】
过了一年,这个醉鬼犯罪,判了死刑,被关入监狱。
吕公知道后,后悔说:“我没有做对,是我害了他,假如当时稍微和他计较,就可以以小小的惩罚起到大的警戒,我当时只是想到存心仁厚,不能和人计较,没想到这是养成他的恶习,以至于发展到这种地步。”
【此以善心而行恶事者也。】
这是以善心行恶事的例子。
【又有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如某家大富,值岁荒,穷民白昼抢粟于市。告之县,县不理,穷民愈肆,】
又有某个大富之家,有一年遇到饥荒,穷人没有收成,饥寒生盗心,白天在市场上公开抢米。
富商告到衙门,县官不受理,穷民更加放肆。
【遂私执而困辱之,众始定。不然,几乱矣。】
富人私下把这些人抓起来,狠狠侮辱了一顿,事态才平息下来。不然,几乎酿成大的动乱。
富人看穷人造反骚乱,他起了嗔心狠狠打人,存心是恶,可是出效果,镇住了下面的人。
【故善者为正,恶者为偏,人皆知之。其以善心而行恶事者,正中偏也;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不可不知也。】
一般都知道善是正,恶是偏。
但是,以善心行事,效果恶,这是正中偏;以恶心行事,效果好,这是偏中正。这个道理不可不知道。
所以有四句,
动机善,效果善,是正中正;
动机善,效果恶,是正中偏;
动机恶,效果善,是偏中正;
动机恶,效果恶,是偏中偏。
我们行善,先要动机良善,其次要运用智慧无误地抉择,以求良好的效果。
否则“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往往容易变成正中偏。
《维摩诘经》上说:没有以智慧摄持的方便是束缚,以智慧摄持的方便是解脱。
6、辨别半满,舍半取满
【何谓半满?】
对半善和满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解释。
第一,积善为满、不积为半
【易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易经》说:一个人的善不是逐渐积累,不足以成就美名;一个人的恶不是逐渐积累,也不至于毁灭自己。
【书曰:“商罪贯盈,”】
“商”是指商纣王,“贯”是钱串,“盈”是满。
《书经》说:商纣王的罪业累累,就像一串铜钱穿得满满的。他的罪业也是逐渐积累,最后恶贯满盈,败国亡身。
【“如贮物于器。”勤而积之,则满;懈而不积,则不满。此一说也。】
这就像在盒子里放零花钱,只要肯不断积累,最后一定会积满;如果懈怠不积累,则不会装满。
以公案来说,
宋朝有一位镇江太守,叫葛繁,他每天都要做几件善事,四十年无一日空过。
有人请问他。
他说:“我没有别的,只是每天做一两件利人的事。”
又指着座间的踏子说:
“比如踏子放得不正,会让别人的脚不舒服,我就把它放正。别人口渴,我给他一杯水喝,都是利他的事。这些事上至卿相下至乞丐,谁都可以做。只是需要做得持久,才有利益。”
我们应学葛善人,每天做几件利人的善事。
行善贵在有心,贵在积累。今天行一善,明天行一善,坚持下来,从少到多、从低至高,渐渐可以充实功德,圆满资粮。
古人说:“积德要像聚钱,渐渐添多;累功要像筑墙,渐渐高大。发心要真要坚,用力要勤要久。”
善事趁早去做,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是圆满之处。
佛在《法句经》中说:“莫思作少善,不随自后来,如落诸水滴,能充满大器。由略集诸善,坚勇极充满。”
意思是:不要认为只是做一点善法,果报不会跟随自己来。就像滴水,一滴滴落在容器里,最后会充满容器。同样,精勤地积善,善会充满菩萨的相续。
比如宋朝的名相韩琦,少年时就考中了进士,做了高官。
他曾经赈灾,救活了饥饿的灾民一百九十多万,又救活因水灾而流浪的灾民七百万。
他在大名府当知府时,有一位下属呈上公文,最后忘记署名。韩琦看完之后,用袖子盖住文件,抬头和他谈话。讲完又从容地把文件还给他。
这位下属下来之后,才发现自己犯了不小的错误,一面自己惭愧,一面感叹说:“韩公真是天下的盛德之人!”
有人献给韩琦两只玉杯,都是绝世珍宝。每次宴请宾客的时候,韩琦总是把玉杯放在一张桌子上,上面盖上锦缎。
有一天,他宴请一些官员,一位小官员不小心碰倒桌子,把两只玉杯都摔碎了。在场的人都大惊失色,小官员也跪倒在地,
韩琦却神色不变,笑着对大家说:
“什么事的成坏都有个定数。”
又对小官员说:
“你也不是故意的。”在场的客人都感叹佩服。
韩琦在山东做统帅的时候,有一次晚上写信,叫一个士兵拿着蜡烛在一边照明。
这位士兵偶而向其它地方张望,结果蜡烛烧了韩琦的胡须。韩琦只是用袖子拂了一下胡须,照样写下去。
过了不久,韩琦回头一看,已经另外换人了。
他担心主管的官员会鞭打那位士兵,就急忙把他叫回来,而且对管事的说:“不必要换人,他现在懂得怎么拿蜡烛了。”
有一位士兵私自离开军营去看母亲,几天之后才回来,按照军纪应当杀头。
这位士兵说:“我母亲年迈多病,住在附近。我常常担心不能再见到母亲,虽然知道擅自出逃要犯死罪,我只求和母亲见一面,就是死也无憾。”
韩琦听了心里很难受,核实了情况之后,就把他放了,上下军兵没有不感动落泪的。
韩琦刚刚掌大权的时候,用三十万贯钱买了一个姓张的女子作妾。张氏长得很美,写好契约之后,她忽然悲伤流泪。韩琦问她原因,她不肯说。
韩琦说:“既然不愿意说,我也不需要用你了。”说完叫手下的人烧掉契约,带张氏回去。
张氏心里恐慌,流泪说:“我本是郭守义的妻子,守义在湖南做官,被人以私仇弹劾,罢官免职。现在已是深秋,眼看快要到年边了,我担心全家会饿死在京城,所以才卖身,来养活守义和儿女。”
韩琦怜悯她,就留下卖身契约,让她拿着钱回家,而且对她说:“你可以转告守义,如果真是无辜被人陷害,可以向朝廷申诉。等到冤情昭雪,你再到我这里来。”
这样张氏就感激地离开了。
后来,郭守义得到平反,张氏如约回来。
韩琦不让张氏见面,派人转告她:“我位居宰相,怎么能让士人的妻子做我的小妾,我想你的卖身钱肯定也用完了。”
韩琦再用卖身契包了二十两银子交给张氏,而且告诉她:“你好好辅助丈夫做官,好好养育郭家的儿女。”
张氏见不到韩琦一面,两眼望着韩府的大门,止不住地流泪,最后拜了一百拜才离开。
后来韩琦封为魏国公,年岁很高时,在相州逝世。当天天空中有大星殒落,声响如雷。
他的五个儿子及孙子、曾孙都是卿相,子孙昌盛无比。
以上只是从韩琦的传记中选取的一些片段。
实际上,韩琦一生行善无数,他是北宋时代和范仲淹齐名的大贤人,做过三朝宰相,道德崇高,功勋卓著,所以才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这是“善不积,不足以成名”的最好证明。
能有这样深厚的人格基础,转过来学佛,进修出离心、菩提心和无二慧,决定可以速疾成就。
以上“积则满,不积则半”的道理,再从出世间的佛法来解释,就是:
对于布施等六波罗蜜多,数数修习圆满,就能成办佛的三身。
以阶段来分,胜解行地的资粮积累圆满,能证入初地;二到六地资粮圆满,能获得七地无相境界;七地资粮圆满,任运成就八地九地;八地九地资粮圆满,获得十地;十地资粮圆满,获得佛地。
如是下下地积资圆满,进入上上地,最后究竟成佛。这是“积善则满”的涵义。
第二,心满则满,心半则半
【昔有某氏女入寺,欲施而无财,止有钱二文,捐而与之,主席者亲为忏悔。】
过去有个女子来到寺院想做供养,苦于没有钱财,她把仅有的两文钱捐给庙里,寺院的主席亲自为他忏悔。
【及后入宫富贵,携数千金入寺舍之,主僧惟令其徒回向而已。】
以后,这个女子入宫做了贵妃。
一次,贵妃带了几千两银子又来寺院供养,主持僧只让徒弟出来代她回向。
【因问曰:“吾前施钱二文,师亲为忏悔,今施数千金,而师不回向,何也?”】
贵妃很不理解,就问主持僧:
“以前我只供养两文钱,师父还亲自来代我忏悔,今天供养了几千两银子,师父竟然不来回向,这是为什么?”
话里的意思是:供两文钱,都亲自为我忏悔;供几千金,自然更要殷勤酬谢。
贵妃以供物的大小论功德,主持僧以施心厚薄答复她:
【曰:“前者物虽薄,而施心甚真,非老僧亲忏,不足报德。今物虽厚,而施心不若前日之切,令人代忏足矣。”】
主持说:
“前次的供物虽然微薄,但施心很真诚,不是老僧亲自为你忏悔,不足以报答施主的恩德。这次供物虽然丰厚,但施心不像往日真切,所以只叫人代为忏悔就足够了。”
【此千金为半,而二文为满也。】
贵妃先前做贫女的时候,心很卑下虔诚,虽然只是两文钱,却是全心全意地供养。
这个善心一发,两文钱出手,那是沉甸甸的份量,主持不能不来为她忏悔。
人心真诚有这样大的感动力量,主持也不能坐在那里,无动于衷。
后来做了贵妃,心态变得傲慢,所谓“我慢高山,不存德水”,有傲慢摆在心里,供养心也大大不如以前虔诚。
所以,主持不必来为她忏悔。
当然,这可能是老和尚在以善巧方便调化她。
总之,行善不尽心尽力,即使供养千金,也是半善;善心圆满,全心全意,即使布施两文,也是满善。
懂得这一条道理,我们行善,不是着重在外相上,而是要注意自己的心。
每做一件善事,都要让善心圆满,
就像《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中所说的那样:
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图报、不务名,不论大小、难易,实实落落耐心做去。若力量不能行的,亦要勤勤恳恳,使此善意圆满。
以下讲一段汉钟离和吕洞宾的对话。
汉钟离和吕洞宾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八仙中的人物。
钟离名权,是汉朝人,后来修行成仙。
吕洞宾是唐朝人,随汉钟离在终南山修道成仙,后遇黄龙禅师,由禅师指点开发,开悟成就。
【钟离授丹于吕祖,点铁为金,可以济世。】
汉钟离传授吕洞宾一种丹法,可以点铁成金,救济穷苦,看来也是一件善事。
【吕问曰:“终变否?”】
吕祖问:“点铁所成的金最后会变吗?”
【曰:“五百年后,当复本质。”】
汉钟离答:“五百年以后,金又会恢复成铁。”
【吕曰:“如此则害五百年后人矣,吾不愿为也。”】
吕祖说:“我学点铁成金,这些金子一代代流通,到了五百年后的人手上,突然之间变成铁,这会害了五百年后的人,我不想学。”
心能这样为别人着想,就是圆满。
吕祖心地善良,做人的标准很确定,利他的事才做,损人的事一概不做,他是以法为准绳来决定行为的取向,这是我们需要学的。
凡事对自他没有利益,即使抬轿子来请也不做;凡事有益于众生,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曰:“修仙要积三千功行,汝此一言,三千功行已满矣。”此又一说也。】
汉钟离赞叹说:“修仙本要积累三千功行的资粮,凭你这句话,三千功行已圆满了。”
一句话三千功行就满了,因为这一句当中有一颗圆满的善心。
还有这样一则公案:
范仲淹小的时候出身孤贫,每天只吃一点咸菜稀饭,非常刻苦地读书。
有一次,他问一位相师:“我能不能做宰相?”
相师说:“不行!”
他又问自己能不能做名医。
相师惊叹他这么提问,就问他:“你为什么前面问的那样高贵,后面问的这么卑微?”
范仲淹说:“因为只有宰相和名医才能救人。”
相师赞叹说:“你的仁慈心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你是个真正的宰相。”
范仲淹后来果然做了参知政事,就是副宰相的地位。
像这样,如果我们读书的时候立志:我要为救护天下的苍生而读书。
虽然只是一句话的善愿,但这一句包含了无量功德,以后的万善都是从这里出生的。
也就是,以善愿的推动,可以展开无量无边的善行。
所以,心怀苍生,志在天下,就是善行圆满。
第三,不着善为满,着善为半
【又为善而心不著善,则随所成就,皆得圆满。心著于善,虽终身勤励,止于半善而已。】
行善,心里不耽著善,那不论做什么,都能圆满。
心执著善,即使终身勤奋努力,也只是“止于半善”,停在半善的境界当中。
【譬如以财济人,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是谓三轮体空,是谓一心清净,则斗粟可以种无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倘此心未忘,虽黄金万镒,福不满也。此又一说也。】
比如,以财物周济别人,内不见布施的自己,外不见受施的人,中不见所施的东西,这叫“三轮体空”,叫“一心清净”。
这样,以一斗米可以种无边的福德,以一文钱可以消千劫的罪业。
假如着相的心没有忘,即使黄金万镒,福德也不算圆满。
这是“满善、半善”的又一种说法。
《金刚经》上,佛问须菩提尊者:东方虚空,可思量否;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的虚空可思量否。
尊者都说:不可思量。
佛说:“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这是“不着相行善,福德圆满”的证明。
当然,要真正相应三轮体空、不住相行善的境界,先要闻思空性的教法,引起空性正见,之后再安住正见来串习。这里就不多说。
7、辨别大小,摄小归大
【何谓大小?昔卫仲达为馆职,被摄至冥司,主者命吏呈善恶二录,】
先以公案说明:
过去有个卫仲达,做了馆职,有一天被摄引到阴府,阎王叫官吏呈上他的善恶本子。
【比至,则恶录盈庭,其善录仅如箸而已。索秤称之,则盈庭者反轻,而如箸者反重。】
等到拿来卫仲达的档案,记录恶的本子堆满了一屋子,记录善的本子只有一根筷子那么大。再用秤来称量,结果满庭的本子很轻,筷子那么大的本子却很沉重。
【仲达曰:“某年未四十,安得过恶如是多乎?”】
仲达不理解地说:“我还不到四十岁,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过失?”
【曰:“一念不正即是,不待犯也。”】
阴府的法官说:“一念不正就是过,比如,一念害人之心,轻人之心,慢人之心,嫉人之心,起一念,就是一过,不需要身口做出来。”(他说的标准很严格,一念不正,就是过失。)
前面讲爱人、敬人、利人叫做善,我们很多时候不爱人、不敬人,或者袖手旁观,轻视别人,这些念头起来,叫做不正念,起一个念头就是一个过失。这也提醒我们,时时要防心如城,待人接物,只允许正念现前,邪念起时必须消除。
平时不管好这颗心,像卫仲达四十岁不到,起的恶念记下来已有一屋子。比如有家长管教的孩子,品行会端正,无管教的野孩子在外流荡,最后染成一身恶习。这颗心不加管束,和野孩子一样,会生起各种恶心。
下面再看:
【因问轴中所书何事?】
卫仲达问:“轴中写的是什么?”
【曰:“朝廷尝兴大工,修三山石桥,君上疏谏之,此疏稿也。”】
阴府告诉他:“有一年朝廷兴建大工程,要修一座三山地方的石桥,工程浩大,当时你上书建议不要修,免得劳民伤财,轴中就是你的文稿。”
【仲达曰:“某虽言,朝廷不从,于事无补,而能有如是之力。”】
卫仲达怀疑:“我是建议了,朝廷并没有听从,我的建议于事无补,怎么会有这样大的功德力?竟然能胜过满屋子的恶业。”
他怀疑:事情没兑现,哪有功德?他不知真正的功德在心。
【曰:“朝廷虽不从,君之一念,已在万民;向使听从,善力更大矣。”】
阴官给他解释:“朝廷虽没有听从,但当时你一念心,确实想的是万民,假如朝廷听从,善业力会更加巨大。”
【故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
所以,立志为天下国家,善行虽然数量少,也是大善。如果只是为自己,即使行善的数量多,也只是小善。
“国家”的扩展,就是一个地球、一个世界乃至尽虚空界无量无边的世界。
“志在天下国家”的扩展,就是志在法界无量众生,这就是大乘的菩提心、大愿力。有了她摄持,一切善都成了无穷大的善。
《宝蕴经》上这样校量功德: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有情,每个人都建造量同须弥山的大佛塔,而且在佛塔前经历微尘沙数的大劫,以所有可以供养的供品承事供养,另外有一位菩萨不离菩提心,只散一朵花供养,就已经超过了前者的福德。
所以,无数人在极长的时间当中以极多的供品供养,却比不上菩萨一瞬间散一朵花供养的功德。
也就是,无数个只为自己求一点现世福德的小善加起来,毕竟比不上一个“为了法界无量众生,志求无上菩提”的大菩提心所摄持的大善。
大善、小善的内容归纳
第一、善法唯心:
一般人的疑惑是:只发一个善心,没有真正做到,不会有功德。
比如,现在发造作的菩提心,心里观想要救度天边无际的众生,实际上对一个人也没有圆满做到利益,但这决定是有大功德的。
又比如,凡夫人随着《普贤行愿品》的经文观想,发愿,每一愿也没有真正做到,但以发心力,确实能积累无量的功德。
再比如,《华严·净行品》教我们日常四威仪,要相应地发大愿,向上走时,要想我步步入涅槃城;向下走时,要想入三恶趣救度众生。
诸如此类,都是修大善根。
有人说:只是观想一下,怎么会有功德?
决定有功德,“诸法依缘起,住于意乐上”,离开心,哪有缘起呢?缘起在意乐上,懂得这一点,很多道理都会明白。
第二、善的大小和心量成比例,心量越大,善越大。
比如赚钱,有人两下能赚几十万,有人卖油条,忙一天才赚几十块。两者在赚钱的数量上有很大差别,同样在善上也有很大的差别。
做任何善法,有菩提心摄持,就是量等虚空的大善。因为心量极其广大,志在利益一切生命,又是尽未来际地利益,把所有的有情都安置在佛果中。
所以,真正要让每一件善行都成为大善,必须花时间勤修大乘法的精华——菩提心。
8、辨别难易,随缘兼行
【何谓难易?先儒谓克己须从难克处克将去。夫子论为仁,亦曰先难。】
什么是善的难易呢?
先儒认为:克制自己的私欲须从难除的地方克除。
孔子讲“为仁”时,也说先难——先从难的地方下功夫。
这个“先难”,具体就是难舍能舍、难忍能忍、难行能行,难能而可贵。
【必如江西舒翁,舍二年仅得之束修,代偿官银,而全人夫妇;与邯郸张翁,舍十年所积之钱,代完赎银,而活人妻子,皆所谓难舍处能舍也。】
比如:江西的舒老,舍尽两年得的薪水,代别人偿还官银,保全别人的家庭;河北邯郸的张老,舍出十年的积蓄,替别人交完赎银,救活他家的妻子儿女。都是难舍处毅然能舍。
这两老的事迹,《德育古鉴》中具体是这样讲的:
江西的舒老,在湖广教了两年书,这一年和几个老乡一同坐船回乡。
船开到中途时,舒老上岸散步,听到旁边有个女人哭得很伤心,就上前问她出了什么事。
女人说:“我丈夫欠了官府十三两银子,准备卖掉我偿还官银。我走了,孩子幼小,无人抚养,一定活不了。所以,我内心很痛苦,控制不住。”
舒老就安慰她说:“你不要伤心,天无绝人之路。我们船上的人凑点钱,可以替你还。”
舒老回到船上把这事告诉同乡,却无人响应。舒老就把两年教书所得的薪水,全部施给那个女人。
船还没到家,舒老的盘缠已经用完,同船的人争着说他做得不对。也有人同情他,招呼他过来吃饭,舒老也不敢吃饱。
一路风尘仆仆,舒老终于回到家中,一到家就对妻子说:“我整整饿了两天,快给我做点饭。”
妻子告诉他:“家里已经没米了。”
舒老说:“跟邻居去借一点。”
妻子说:“借过好几次了,这次专门等你回来还米。”
舒老把路上捐钱的事告诉她,舒夫人心地善良,她说:“既然如此,我也有家常饭,可以找来一起吃。”
说完挎上竹篮,到山里挖来野菜,然后把野菜带根一起煮,夫妻俩饱吃了一顿别有风味的晚餐。
到了深夜,舒老准备躺下来睡觉,忽然听到窗外有人说:“今宵食苦菜,明岁产状元。”
第二年舒家生了儿子,后来果然考中了状元。
第二个故事:
河北邯郸的张老,家境非常贫寒,老来膝下还没有儿女。平常张老用一个坛子存钱,经过十年,才存满一坛子。
有一天,他的邻居因为犯法,准备卖掉妻子,家里还有三个小孩,即将成为没有母亲的孤儿。
张老心里想:如果他的女人卖了,三个小孩很难养活,这事自己该出一点心才对。
他和夫人商量,准备拿出全部的积蓄,替邻居交赎人的银两,当时算下来钱还不够,夫人就从头上拔下一支发钗,合起来凑足了赎银。
当晚,张老梦到一位神人,抱了一个孩子送给他。
后来生下弘轩先生,子孙相继中了科举。
以上两位善人都做到了难舍能舍。
比如舒老,如果把两年的积蓄全部施舍,那全家的生活就很难保障。但另一方面,在这人命关天的时刻,如果只顾全自己,眼前这一家就要家破人亡,怎么忍心见人有难,不伸手援助呢?心里只是想“我、我、我的家”,怎么能成就仁义呢?所以,要狠下心来舍弃自己,才能成全别人,这才是大丈夫的所为。
我们不妨把自己想像成舒先生,如果遇到同事遭到火灾,需要六万块钱的帮助,自己每年的收入才三万块,这时能不能捐出六万块来帮助他呢?
很多人只会想:我还要买房子、买车子,这个月还要买几件衣服,全部给他,我自己怎么办,好一点的人,会捐献几百块,私心重的人只是看热闹,一毛不拔。
所以,舍财成仁,私心重的凡夫很难做到。
邯郸的张翁更不简单,十年积蓄,一朝舍尽,为了帮助人,他果断,有勇气。
今天也有这样的好人,比如长江发水灾,有些好人一生勤俭节约,碰到这种灾难,就把存折上的钱全部捐出来,这是慈悲心肠,为了利人,难舍能舍。
以下讲难舍能舍:
【如镇江靳翁,虽年老无子,不忍以幼女为妾,而还之邻,此难忍处能忍也。】
比如镇江的靳老,年老无子,不忍心以少女为妾,误了她的青春,所以拒绝此事,把女子还给邻居。这是难忍之处能忍。
我们根据《懿行录》来讲这一段故事:
镇江的靳老在金壇县设了一家私塾,平常教几个学生。
他结婚二十多年,夫人一直未生育,年过五十,还没有孩子。
靳夫人不忍看到靳家香火断绝,就劝丈夫娶一房小妾,以弥补心中的歉疚。
老先生执意不肯,几次劝告都没有让他动心。
靳夫人见劝告无效,就乘丈夫不在家,出钱买了邻家的女子,接到家里住。
然后写信催丈夫回家。
靳老师接到家信,立即从金壇回到镇江。
靳夫人在家已摆好酒席,叫邻家的女儿陪伴,而且告诉靳老师事情的原委。
这下把靳老师羞得满脸通红。
靳夫人认为自己在场,老先生不好意思,就出来把房门反锁上。老先生看到房门已锁,便打破窗户,跳窗而出。
靳夫人着急地说:“我拿出大部分的积蓄,好不容易替你买了一房妾,我是为你们靳家着想,你怎么不知好歹呢?”
靳老师说:“你虽是一番好意,这孩子小的时候,我还抱过她,只愿她将来能嫁一个好人家。我年老多病,孩子才十八岁,不能损害她。”这样,把她还给邻家。
第二年夫人生了一个儿子,就是文僖公。十七岁发解,官至宰相。
【故天降之福亦厚。】
三位老先生难舍能舍,难忍能忍,所以赐给他们的福报也就格外深厚。
《感应篇汇编》中还有一则公案:
古代有个曹世美,家里贫穷,但他欢喜行善。
有位出家人教他真心实意地劝人帮人,同样可以修福。
从此之后,曹世美组织人广结善会,一起舍粥,舍衣,舍药,舍姜汤,放生,惜字,施棺木,掩埋,修桥,补路,别人出钱,他出力,年年都是如此。
而且,做得越久,越有力量。
到了荒年,更是尽心尽力地劝人救济灾民。
后来,他和富家贩油,渐渐发家,攒了五千多两银子,他的子孙都安享厚福。
一般穷人无钱无势,行善难以为力,曹世美身处难以为力之处,还能如此努力,这是他异于常人的地方。
古人说:“贫者行功一百,即当富贵者行功一千。”
所以,穷人不能自暴自弃,应当具有一腔刚肠苦志。
【凡有财有势者,其立德皆易,易而不为,是为自暴。贫贱作福皆难,难而能为,斯可贵耳。】
凡是有财有势的人,建功立德都容易,容易却不去做,这是自暴自弃。
贫贱者作福德更难,难而勇做,这是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