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证法光 所有文章 善知识的殊胜德相是什么

善知识的殊胜德相是什么

善知识的十种德相:一、调伏;二、静;三、近静;四、德增;五、具勤;六、教富;七、达实性;八、具巧说;九、悲为体;十、离疲厌。

善知识的十种德相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智圆法师

【总诸至言及解释中,由各各乘增上力故,虽说多种,然于此中所说知识,是于三士所有道中,能渐引导,次能导入大乘佛道。】

总体上,在诸佛经、论释中按照各乘自身的情况,宣说了多种善知识的德相,而此处所说的善知识,特指在三士的所有道中能渐次引导,此后将学人导入大乘佛道的士夫。

归纳起来,善知识可分为传戒师和教授师两种。传戒师应当具足的德相,将在后文(受菩萨律仪)中宣说。

教授师方面,按小乘《戒律三百论》所说,须具足六相;

按《入行论》所说,须具足二相;

按《戒律根本颂》所说,须具足二相;

按《菩萨地》所说,须具足八相;

按《事师五十颂》所说,须具足十四相。

本论则依据弥勒菩萨的《大乘庄严经论》,抉择大乘善知识的德相。以下从上、中、下三个层次宣说。

【如《经庄严论》云:

“知识调伏静近静,

德增具勤教富饶,

善达实性具巧说,

悲体离厌应依止。”

是说学人须依成就十法知识。】

按照《庄严经论》所说,学人须依止成就十法的善知识。“十法”为:一、调伏;二、静;三、近静;四、德增;五、具勤;六、教富;七、达实性;八、具巧说;九、悲为体;十、离疲厌。

此十法可分为自利、利他两类。前七法除具勤”之外,都是自利方面的功德,其余四法是利他的功德

【此复说为自未调伏而调伏他,无有是处,故其尊重能调他者,须先调伏自类相续。若尔,须一何等调伏?谓若随宜略事修行,于相续中有假证德名,全无所益。故须一种顺总佛教调相续法,此即定为三种宝学,是故论说调伏等三。】

问:为何善知识须具足“调伏”、“静”、“近静三种德相?

答:自未调伏而调伏他人,无有是处。因此,作为能调伏他者的善知识,须先调伏自相续。那么,需要具足何等的调伏呢?如果只是随便地略修一下,在相续中只有虚假的证德之名,那么对于他人全无利益。因此,必须具备一种顺合佛所教授的调伏相续之法,如此则决定是戒定慧三种宝学。因此《庄严经论》中首先说到善知识应具“调伏”等三种德相。

经云:“己犹未度,能度他者,无有是处。”

《维摩诘经》云:“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人?”

《佛子行》中也说:“无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诚可笑。”

【其中调伏者,谓尸罗学。】

其中调伏,是指尸罗学或戒学。《大乘义章》云:“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炎,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

调伏相续必须依于戒学,此外依靠其它法,难以成办。比如,由耽著现世八法,便会增长身语恶行,依止戒学能禁止此等恶行而得调伏。又如微细犯戒,可依戒发露忏悔,而得清净。

【《别解脱》云:“心马常驰奔,恒励终难制,百利针顺衔,即此别解脱。”】

《别解脱经》说:心马昼夜奔驰,即使恒时励力,也难得驯服,而堪能调伏心马的百利针顺衔,即是此别解脱戒。

“百利针顺衔”,是指具有一百支锐利铁针的衔。必须使用具有锐利铁针的衔,才能调伏烈马,比喻只有依别解脱戒,方能制伏心马。

“别解脱”的涵义,如《义林章》云:“别别防非,名之为别,戒即解脱,解脱恶故。”

【又如《分辨教》 云:“此是未调所化衔。”】

又如《毗奈耶经》所说:此别解脱戒是制伏未调伏众生的铁衔。

【如调马师以上利衔调悷马,根如悷马随邪境转,若其逐趣非应行时,应制伏之。学习尸罗,调伏心马,以多励力制令趣向所应作品。】

应当像驯马师以锐利铁衔调伏烈马一样,六根如烈马般随邪境而转,当它趣向不应做的方面时,应当立即制伏。学习尸罗,调伏分别心的烈马,由多番努力制驭心马,使之趣向所应行的方面。

至尊麦彭仁波切在《庄严经论释》中说:“以增上戒学禁制相续,故得诸根调伏。”

【寂静者,如是于其妙行、恶行所有进止,由其依止念正知故,令心发起内寂静住所有定学。】

寂静,是指对善行与恶行的所有应作、应禁之处,由其依止念与正知,而令心发起内寂静而住的定学

唯有依止念与正知,方能寂静内心烦恼散乱,以外在之法难得寂静。至尊麦彭仁波切说:“以定学静息烦恼散乱。”

【近寂静者,依心堪能奢摩他故,观择真义,发起慧学。】

近寂静,是指依止心已堪能的奢摩他观察抉择真实义所发起的慧学

至尊麦彭仁波切说:“以慧学寂灭烦恼分别。”

【如是唯具调伏相续三学证德,犹非完足,尚须成就圣教功德。】

如是,善知识只具有调伏自相续的三学证德,还不足够,还须具有成就圣教的功德。也就是须具成就教、证二德——“教富”和“达实性”

【言教富者,谓于三藏等成就多闻。善知识敦巴云:“言大乘尊重者,谓是须一,若讲说时,能令发生无量知解,若行持时,于后圣教能成何益,当时能有何种义利。”】

教富,是指对三藏等已成就了多闻。善知识仲敦巴说:所谓大乘善知识,必须是在说法时能令弟子产生无量知解,他观察到依止某教法而行持时,对于未来圣教接近隐没时能成办如是的利益,当时对初学者能有某种义利(如持戒、取舍因果等),便宣说此种教法。

【达实性者,是殊胜慧学,是谓通达法无我性,或以现证真实为正。此若无者,说由教理通达亦成。】

其次,达真实性,是殊胜慧学,也就是指通达法无我空性,或者以现证真实为主。如果不具足证悟的智慧,由教理通达真实性也可以。

此处特别提到殊胜慧学,这是为区分上文“由观察抉择真实义所发起的慧学”,也就是特指证悟的智慧。

【如是虽能具足教证,若较学者或劣或等,犹非圆足,故须一种德增上者。】

如是,善知识虽能具足教证功德,但如果比学人低劣或相等,则仍不足够,因此需要是一种功德比自己增上的人。

【《亲友集》中作如是说:“诸人依劣当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胜者获尊胜,故应亲近胜自者。所有具最胜,戒近静慧尊,若亲近是师,较尊胜尤胜。”】

《亲友集》中这样说道:依止低劣者,自己的功德会退失;依止相等者,将会平然而住,得不到助益;依止尊胜者,则获得尊胜。因此,应当亲近胜过自己的人。如果能亲近具足最殊胜戒定慧三学的尊长,则会比尊胜更为殊胜。

至尊麦彭仁波切说:“所依止的人在持戒、多闻等功德方面胜过自己,如是依止,方能增长善根。如果依止与自己平等或不及者,则必要性不大。”《论语》亦云:“毋友不如己者。”

【如朴穷瓦云:“闻诸善士史传之时,我是向上仰望于彼。”又如塔乙云:“我于惹珍诸耆宿所而作目标。”是须一种目向上望增上德者。】

如同朴穷瓦所说:“在听到诸善知识的传记时,我是向上仰望彼等的。”又如塔乙所说:“我将惹珍寺的诸长老作为自己的目标。”善知识必须是一种学人向上仰望的具增上功德者。

【如是六法是自所应获得之德,诸所余者是摄他德。】

以上六法(三学成就、教证二德、功德增上)是善知识自身应具的功德余四法则是摄受众生的品德

以下“摄他之德”,都是围绕说法而安立的,其原因:说法是最根本的利他

【此亦如云:“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非移自证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若除为他说无谬道摄受而外,无有以水洗罪等事。】

这也如教中所说:“诸佛既不是以水洗除众生罪(而是为众生演说集谛),也不是以手拔除众生苦(而是为众生演说苦谛),又不是将自己的证悟移给他人(而是为众生演说灭谛),诸佛唯一是由开示法性真谛,而令众生解脱(而是为众生演说道谛)。”因此,除了为众生演说无错谬的正道而摄受之外,并没有以水洗罪等事。

《礼记》亦云:“师者教人以道之称。”以道教人者,称为“师”。

【其中四法,善巧说者,谓于如何引导次第而得善巧,能将法义巧便送入所化心中。】

在摄受众生的四种法中,善巧说法,是指对如何引导学人的次第已获善巧,而能将法义巧妙地送入所化心中。

【悲愍者,谓宣说法等起清净,不顾利养及恭敬等,是由慈悲等起而说,是须犹如博朵瓦告慬哦瓦 云:“黎摩子,任说几许法,我未曾受赞一善哉,以无众生非苦恼故。”】

悲愍,是指说法的等起清净(动机清净),不顾虑利养、恭敬等,唯一由慈悲策动而说。应如博朵瓦对慬哦瓦所说:“黎摩子,无论说多少法,我从未受过一句善哉的赞叹,因为众生没有不苦恼的。”

【具精勤者,谓于利他勇悍刚决。】

具精勤,是指对于利他勇悍坚固,任何困难都无法动摇,毫无怯弱、懈怠。

【远离厌患者,数数宣说而无疲倦,谓能堪忍宣说苦劳。】

远离厌患,是指数数说法而无疲厌,能安忍说法的辛劳。

《庄严经论释》中说:“远离对传法无意乐、不善说,以及除稍宣讲外,平时不恒时励力宣说等。”

作者: 紫金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