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
复许熙唐居士书
知居士年已六十有五,一子一孙,均已夭殇。约世间人情论,极为可痛心者。若约了生死之净土法门论,则实为超凡入圣之最胜因缘。世间人生不知来,死不知去,实为人生一大要事。但以为子孙计之念重,于自己生死大事,反漠然置之。使居士儿孙长寿仕进,或被富贵福禄所迷,恐难以发此皈依三宝,求受五戒之心,亦不过以福寿善终为止。至于自己之法身慧命,仍以不闻不信。纵令事事称心,岂能超出虚生浪死之外。今日境遇不嘉,知人世无非是苦。又得净土诸书而详阅之,知吾人本有故乡安乐处所,可以安身立命。而日唯佛是念,唯净土是求。直至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尽未来际,受胜妙乐。由是言之,其子与孙,实为成就汝了生死一大事而先逝者。当生大感激心,愿以自己念佛功德,消彼罪业,增彼善根。俾彼亦得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庶可不致彼子与孙,徒然早死也。善得益者,无往而非益。甘受损者,无往而非损,是在各人之见解何如耳。
知道居士已有六十五岁,有一个儿子,一个孙子,都已经夭折。约世间的人情来说,这是极度痛心的事。如果约着了生死的净土法门来说,那么就实在是超凡入圣最殊胜的因缘。世人生不知道从哪里来,死后不知道到哪里去,实在是人生的一大要事。但因为为子孙考虑的心念太重,对于自己的生死大事,反而漠然置之。假使居士的儿孙长寿当官,或许会被富贵福禄所迷惑,恐怕很难发起皈依三宝、求受五戒的心,也不过只是以福寿善终为终止。至于自己的法身慧命,仍然是不听闻,不相信。纵然是事事称心,又岂能超出生死轮回之外。今天境遇不好,知道人世无非是苦。又得到净土的诸多经书而详细阅读,知道我们本有的故乡、安乐处所,可以安身立命。而每天只是念佛,只是求生净土。直到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西方,那么超凡入圣,了生脱死,尽未来际,受胜妙乐。由此说来,你的儿子与孙子,实际上是为了成就你了生死这一件大事而先走一步的。应当生起大感激心,愿以自己念佛的功德,消除儿孙的罪业,增加他们的善根。使他们也得以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才可以不使你的儿子孙子,白白地早死啊!善于得到利益的人,所到之处,都能得到利益。甘心受到损害的人,所到之处,都能受到损害,这是在于每个人的见解如何罢了。
——如诚法师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