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证法光 净土 助念生西须知:助念是往生最大的增上缘

助念生西须知:助念是往生最大的增上缘

■ ■ ■ ■ ■ 一、助念是往生最大的增上缘 弘一大师在《人生之最后》当中说道:“吾人临命终时,乃是一生之腊…






一、助念是往生最大的增上缘

弘一大师在《人生之最后》当中说道:“吾人临命终时,乃是一生之腊月三十日,为人生最后。

走到生命的终点,绝大部分的人,多是放舍不下对这个世界和眷属的贪爱眷恋,正因如此,才一生一生地在六道里来去,在业海中浮沉。
此处姑且不论未学佛之人,即便是学佛多年的老修行,于此一着,要不忧不惧,正念分明,以一夫当关的气势,突破累世业障的重重包围,超越生死的藩篱障碍,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临终之际,善友的慰导劝勉,助念提撕,就非常重要了。

二、成熟收获善根不失时

在《饬终津梁》一书中,炊萸馆主说道,净业行人平日若能对于西方极乐、弥陀慈尊念兹在兹,再加上以持戒来庄严身心,此即“发起坚固善根不失时”。

又云,一切缘助之道当中,以临终集净侣念佛为最切要,此是“成熟收获善根不失时”。这意思是说,吾人平素若能精勤念佛,使往生的善根牢牢地扎稳,待一期寿命终尽,必能以此为依怙,蒙佛接引,神归安养。倘若于临殁之时,能再得善友助念,则收获定能增上,品位必然升高。
炊萸馆主又补充说道,若是往生善根未熟,或是戒德未全,更须广征善缘,兼藉善友的念佛回向,如此才不致让今生修为白费工夫,这样才能成熟收获不失于时。

三、从唯识学看助念

此外,以唯识学的角度来说,临终助念的确有其必要。在临终之际,吾人无始劫以来落在第八阿赖耶识中的九法界业种子同时起现行,在这些无量的差别业中,一定有一法界的业较为偏重,此时因为前世引业的牵引及无始无明滋润的缘故,这一法界的境界便成熟炽盛,接着昏昧的第八识随之加以执持,来生之依正二报于焉成立。

因此,净业行人临终若能得莲友助念,使之眼睹圣像,耳闻洪名,威仪整肃,心口相应,念念相续,声声不断,这便是在造就佛法界的炽盛境界。随着当下的三业纯和、六根都摄,则花开见佛、忍悟无生必定可期,这正是所谓“唯识所现”的道理。

四、历代祖师大德的叮咛交代 

再者,历代祖师对于临终助念一事,也多有叮咛、交代。

如唐朝的百丈怀海禅师,在他的《百丈丛林清规》中就提到:“临寂时至,凡伴病者,齐声念佛,以助往生,寂后一枝香尽,方理后事。
非但临终时大众齐声念佛以助亡者,乃至入棺、停棺、荼毗之时,亦以念佛为导引。若要唱赞、诵经、念咒,也以《弥陀赞》《弥陀经》《往生咒》为本,将所做功德悉皆回向亡者。
《百丈清规》是为禅宗丛林而制,但在生死关头上,却仍以专志念佛,助亡者生西为依归,祖师用意可见一斑。
另外,莲宗二祖善导大师在他的《临终正念文》中说道:“凡人临终欲生净土,须是不得怕死,但当放下身心,莫生恋著。才遇有病,便念无常,一心待死,叮嘱家人及来往问候人,凡来我前,为我念佛,不得说眼前闲杂话,亦不须软语安慰祝愿安乐,此皆虚华无益。此时若得明晓净土之人频来策励,极为大幸,依此者,决定往生无疑也。
由此可见,往生与否,除了依仗自己平素信愿持名的工夫外,善知识于临终时的助念提撕,更是助我们直奔莲邦的最大增上缘。
正因临终助念如此至关紧要,所以祖师大德们对于此事都相当注重讲求。

民国初年,李圆净居士将各地佛学会所订立的临终章程加以汇集,并采取古今阐发临终利害之文及因助念而得往生之事迹,编成《饬终津梁》一书。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各个团体对于平时如何策励念佛,临终如何助念往生等相关事宜,都有十分严谨详尽的规定。

印光大师针对李居士此举,表示了相当的赞许和肯定。他老人家说:“此是撮举净土法门之大意及助念之利益,以期世之学佛者咸各注意,庶可大畅如来普度众生之本怀,亦堪成熟自己多劫培植之胜因矣。

另外,弘一大师在《人生之最后》一文中,也劝请发起临终助念会,他说:“此事最为切要,应于城乡各地,多多设立。《饬终津梁》中有详细章程,宜检阅之。

高僧大德们对于临终助念一事,看待得如此慎重、殷切,吾人无德行、修持,更应于此事多加讲求、用心。 







结 语

末法时期,不但众生根器陋劣,环境的每况愈下,更是越来越不利于修行。释迦慈尊特为末法众生开了净土念佛法门,身为净业行人的我们,除了应感佛深恩,勉力行持之外,若有助念机缘,更应随喜参与,因为助人往生不但是让他摆脱六道轮回的枷锁,更是在成就一尊佛,功德无量无边。

再者,生时帮人助念,临终亦必得人助念生西,如此一来,便在无形中消弭了许多障碍,回乡之路定是坦荡光明,不致横生枝节、坎坷崎岖。
《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助念一事,不但能厚培善根,增长福德,更能成为自己临终时正念分明、安然生西的最大助缘,吾人于此,怎可等闲视之呢?

文 | 摘自《助念生西须知》

往期精彩


前世修过净土法门的人,今生有哪些特征?

这位老婆婆是如何做到万缘放下,自在往生的?

楚石禅师:一心不退思安养,万善同归忆永明

从五子登科背后的故事,看三世因果,善恶报应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微信历史信息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jtjx2015):净土解行

作者: yuan

世出世间思维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