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证法光 所有文章 一代大文豪的前世今生,真是令人唏嘘!

一代大文豪的前世今生,真是令人唏嘘!

  点击下方 绿标 收听音频 世间再无苏东坡 01 断断续续地读完林语堂所著的《苏东坡传》,因为书中…




 
点击下方
绿标
收听音频


世间再无苏东坡



01
断断续续地读完林语堂所著的《苏东坡传》,因为书中有很多内容带着写实的风格,故而显得有些粘滞。或许也有原著是英文的缘故,译者也不尽然把握作者的全部心要。直到后半部分,才通过作者的文字,读到了东坡先生虽历经千年仍属于他独有的醇甜的诙谐美。不禁莞尔。

现实的生活总是拖泥带水的,而东坡先生却过得那么有趣。从当时的他直到今天,上至皇帝下至百姓,谁也挡不住他的光环。他的诗,他的词,他的画,他的书法,他创立的民生工程,他发明的舌尖上的幸福感,他的至儒至道至佛,他的入世出世,令人景仰,令人赞叹。
然而,他的一生过得那么地艰辛,一生辗转多地,终生颠沛流离。“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在黄州务农时的“自喜渐不为人识”,夜游醉酒时写下“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吓得太守以为他逃跑了!
从儋州“遇赦北归”的途中,他走进金山寺,发现庙堂之上,十年前李公麟为自己画的坐像还在,顿时老泪纵横、百感交集,保留这幅画可是要冒着杀头的危险呵!他挥笔写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中年以后,他一再被贬,从黄州到惠州再到儋州,他的人生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然而在他一次次崎岖前行的路上,却留下了后人难以超越的篇章,成就了他永远高贵的尊称“坡仙。”

余光中生前谈起苏东坡时,说道:如果和一个人一起旅游,不会选李白,李白太自由恐不负责任,也不会选杜甫,他太严肃总是苦哈哈的,会选苏东坡同行,他那么有趣!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认识的苏东坡形象。今天,读东坡,忆东坡。他敬天、敬地、敬物、敬人、也敬自我,在孤独中与世界对话,将自己的思念与感伤,快乐与凄凉,将生命中所有不能承受但又必须承受的轻与重,都化作一池萍碎、二分尘土,雨晴云梦、月明风袅,留在他的艺术里。

以自身的才情、性情自然而然带给人快乐,这是苏东坡无可比拟的魅力所在。《苏东坡传》的英文名为 The Gay Genius,即快乐天才。东坡的魅力,对于神宗,是读到东坡作品会“举箸不食”;对于欧阳修,是每收到东坡新文章就欢乐终日;对于章元弼,是整夜读苏诗而被妻休;对于一千年后的
我等
普通读者来说
,是汲汲营营中对清朗超逸的神往。
从此,世间再无苏东坡。

前世是修行僧人



02
掩上书卷,我陷入了沉思。

现在很多人只知道苏东坡是北宋大文豪和书画家,却不知道他的前世是一位修行僧人。其实他自己多次在诗文中提到自己的前世,比如:“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 
元丰七年四月,苏轼在抵达筠州前,云庵和尚梦到自己与苏辙、圣寿寺的聪和尚一起出城迎接五戒和尚,醒来后感到很奇怪,于是将此梦告诉了苏辙。苏辙还没开口,聪和尚来了,苏辙对他说:“刚才同云庵谈梦,你来也想一起谈梦吗?”聪和尚说:“我昨天晚上梦见我们三人一起去迎接五戒和尚了。”苏辙大笑道:“世上果真有三人做同样梦的事,真是奇怪啊!”
不久,苏东坡的书信到了,说他现在已经到了奉新,很快就可以同大家见面。三人非常高兴,一路小跑赶到城外二十里的建山寺等苏东坡。
苏东坡到了后,大家对他谈起了三人做相同梦的事,苏东坡道:“我八九岁时,也曾经梦到我的前世是位僧人,往来陕右之间。还有我的母亲刚怀孕时,曾梦到一僧人来托宿,僧人风姿挺秀,一只眼睛失明。”云庵惊呼道:“五戒和尚就是陕右人,一只眼睛失明,晚年时游历高安,在大愚过世。”大家一算此事过去五十年了,而苏东坡现在正好四十九岁。从时间、地点和多人相似的梦来看,苏东坡是五戒和尚转世已经无异议了。


苏东坡总是喜欢穿僧衣,这可能是前世因缘所致。宋哲宗曾经问内侍陈衍:“苏东坡朝服下面穿的是什么衣服?”陈衍说:“是僧衣。”哲宗笑之。
苏东坡在杭州时,曾与朋友参寥一起到西湖边上的寿星寺游历,苏东坡环视后对参寥说:“我生平从没有到这里来过,但眼前所见好象都曾经亲身经历过这似的,从这里到忏堂,应有九十二级阶梯。”叫人数后,果真如他所说。苏东坡对参寥说道:“我前世是山中的僧人,曾经就在这所寺院中。”此后,苏东坡便经常到这所佛寺中盘桓小憩。
可见,苏东坡的前身是一个僧人的传说,早在他在世的时候便已经流传十分广泛。不但佛教界内外旁人广传,苏东坡本人也对此深信无疑。

苏东坡自误往生



03


印祖在《文钞》里面讲到

1



若宋之苏东坡,虽为五祖戒禅师后身,常携阿弥陀佛像一轴以自随,曰,此吾生西方之公据也。及其临终,径山惟琳长老劝以勿忘西方。坡曰,西方即不无,但此处著不得力耳。门人钱世雄曰,此先生平生践履,固宜著力。坡曰,著力即差,语绝而逝。此即以聪明自误之铁证,望诸位各注意焉。


中年以后,苏东坡恬淡无求,常念佛求往生,每到一处,必随身携带一轴阿弥陀佛圣像,并说:“这是我往生西方的公据。

苏东坡临终时,呼吸微弱,惟琳长老前来提醒他提起正念,他无奈地答道:“我也知道西方极乐,可是用不上劲啊。”友人也鼓励他:“先生一生都在为此努力,此时更须着力啊!”苏东坡应声道:“着力即差。”说完,奄然而逝,世寿六十六岁。
由此看来,苏东坡虽然也愿意求生西方,却不懂得临终往生是靠佛力,还是想用他原来宗门的功夫,可还是不得力,最后没有任何的瑞相,就这么颠颠倒倒地走了。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


“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
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
”一代大文豪的前世今生,实在令人嗟叹不已!

文 | 清安居士

 净土解行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佛分享
这是本栏目为您推送的
第 
12 篇文章

投稿邮箱:jtjxgzh@163.com

往期精彩


我的念佛因缘: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用201天漫长的付出,换您殊胜往生极乐世界,值了!

其实,我们都是轮回“乐园”中迷路的小孩

天空祥云遍布,竟是莲花朵朵!——我的父亲往生纪实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微信历史信息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jtjx2015):净土解行

作者: yuan

世出世间思维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