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哉!由老衲赤诚桑波向洛坚述说。】
三殊胜的修法结合于净土法门,同样是要把握最初发心、中间实修、最后回向三个环节。
为了最圆满、最速疾、最彻底地成办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数诸母有情的义利,我必须往生到极乐世界来迅速成道,这叫做“发起净土菩提心”。为了成道就必须修因,修集一切能往生彼土的持戒、供养、布施等善根,以及它的中心要点——与阿弥陀佛相应,念弥陀名号、心咒等,这就是由愿带动行。这种决定行动之心生起,就叫做“等起”,以此缘起的最初位推动,自然会趣入勇悍修集往生净土资粮的行动当中。
集聚各种品类的善根时心住一缘,不散乱于其他,即是相似的无缘殊胜。再进一步,以认定三轮无有的智慧摄持,行善而不著相,即是初学者近似的无缘殊胜修法;当然还有更高的境界,也就是大乘圣者寂灭三轮相的真正无缘殊胜。
每一次修集资粮之后,我们都需要进行回向殊胜的修作,所集的一切善根完全为自他一切有情往生极乐世界而回向。这也正是法王净土心髓愿的内涵——让自他一切众生即生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全部成佛。
也就是说,“一门即普门”,把善根全部归于此集结门,以此集结门就可以迅速实现普贤行愿。因此,我们平时可以用所谓“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两句来摄持回向,或者念修整篇《普贤行愿品》,希求通过往生净土来实现普贤愿海。从要点来说,无非是成佛需要成满最极广大圆满的普贤大愿海,成满普贤愿海又需要透过往生极乐净土来实现,这就是普摄一切众生成佛的捷径。了解以后,每次都要以这种方式来回向,“一门即普门”的缘故,成就这一门,一切门都会成就,所有普贤行愿海也都会实现。
具有胜解才容易生起愿欲,以愿或欲就能规定方向,使我们在缘起上确定自己从今生一直到成佛之间,都要走这条净土之道。
(《往生关要修心直指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