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证法光 所有文章 人生的定数可以改变吗

人生的定数可以改变吗

人生的定数可以改变吗?
经过这一番教化,了凡深信可以造命。由于相信,就有他日后的实行。总之,反复思惟业果,信心就会生起,有信心就有欲,有欲就有精进,从意乐到行为到结果,有这样一条缘起规律。

 

 

                                         第一篇 立命                                                                     之学

                                                   遇孔先生算命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了凡说,在我童年时,父亲就过世了。母亲叫我放弃做官去学医,并对我说:“学医,自己懂得养生,可以保养身体;又能悬壶济世,解除疾苦;况且学到一门技艺,将来也能成名,这是你父亲过去的心愿。”
受母亲的影响,了凡最初确立了学医的志向。
【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
后来有一次,了凡在慈云寺遇到一位老人,胡须修长,身材魁梧,仙风道骨,不像是一般凡俗之人,当时对他很恭敬。
【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何不读书?”】
老人对他说:“你是该做官的人,明年可以进学,为何不读书呢?”
【余告以故,并叩老者姓氏里居。】
了凡告诉老人原因,并询问老人的姓氏和家乡。
【曰:“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子皇极数正传,数该传汝。”】
老人说:“我姓孔,是云南人,得过宋朝邵康节皇极数的正传,按缘份该传给你。”
【余引之归,告母。】
了凡把老人请到家中,告诉母亲:老人是邵康节皇极数的正宗传人。
【母曰:“善待之。”】
母亲说:“老人有学问,要好好款待,不能有丝毫怠慢。”
古代的家教好,母亲知书达礼,孩子受母亲的影响很大。
【试其数,纤悉皆验。】
因为不知道老人是否真正精通数术,就试试看是否算得准确,结果小事都算准了。老人真正精通数术。
【余遂起读书之念,谋之表兄沈称,言:“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开馆,我送汝寄学甚便。”】
因为老人推算准确,了凡很生信心,又有了读书的想法。
当时和表兄沈称商量,表兄建议说:“郁海谷先生正在沈友夫家中开设学馆,我送你去学习,很方便。”
【余遂礼郁为师。】
于是了凡拜郁先生为师,随老师学习。
【孔为余起数:县考童生,当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明年赴考,三处名数皆合。】
孔先生又为了凡起数测算,算他县考童生考到第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省里的提学考第九名。第二年参加考试,三处考的名次都和推算一致。
【复为卜终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廪,某年当贡,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惜无子。余备录而谨记之。】
(廪生和贡生相当于现在的公费学生,能领到国家的助学金,每县廪生、贡生的名额是限定的,只在有缺的时候,才可以补上。)
孔先生又为了凡测算这一生的流年休咎,一生的大事都给他排定了,说他某年考到第几,某年有缺额可以当廪生,某年当贡生,出贡后的某年,当选为四川某县的县长,在任三年半之后,即告老还乡。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的丑时,寿终正寝。可惜命里无子。
了凡把孔先生的话都详细记录下来。
【自此以后,凡遇考校,其名数先后,皆不出孔公所悬定者。独算余食廪米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及食米七十余石,屠宗师即批准补贡,余窃疑之。】
从此以后,凡是遇到考试,名次的先后都不出孔公所算,也有一次例外:孔先生算了凡廪米吃到九十一石五斗就会出贡,可是吃到七十余石,屠宗师即批准由他补贡。
当时他怀疑,这件事算得不准,和预算相差十多石。
【后果为署印杨公所驳,直至丁卯年(西元1567年),殷秋溟宗师见余场中备卷,叹曰:“五策,即五篇奏议也,岂可使博洽淹贯之儒,老于窗下乎!”】
后来,果然被代理厅长杨公驳下来。直到丁卯年,有一位叫殷秋溟的宗师,看见了凡的“场中备卷”,非常吃惊,觉得文章写得非常好。
他说:“五篇论文真是五篇奏议(这是很高的评论。奏议是大臣对皇帝的建议,有相当水平。),怎么能让博洽淹贯的大儒老于窗下,而不得重用呢?”
“博洽淹贯”是形容了凡的学问好,“博”是见识广博,不狭窄;“洽”是见解通达;“淹”是透彻;“贯”是文章的理路脉络非常清晰。
【遂依县申文准贡,连前食米计之,实九十一石五斗也。】
见到是人材,殷宗师就选拔他,按县里的公文,批准了凡出贡,当选为贡生。前面所食的七十余石,加上这一阶段所吃的米,确实是九十一石五斗,仍不出孔先生所算。
【余因此益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澹然无求矣。】
因为这件事,了凡更相信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求也只是空费心思而已,因此他澹然无求。
“进退有命”,就是不论升、降,都是命中注定的;“迟速有时”,就是来早和来迟,都有固定的时间。
                                                  遇云谷禅师

以下讲了凡参访云谷禅师的经过。这是他人生经历中最重要的一段。

 

禅师生平简介

 

云谷禅师是明代中兴禅道的禅师,也是憨山大师少年时代习禅的师父。我们根据憨山大师撰写的《云谷先大师传》,选取其中的一些片段,做个简略的介绍。

云谷禅师幼年就有出世的志向。他在大云寺出家之后,修习瑜伽,常常自己思惟:出家以生死大事为重,怎么能庸庸碌碌地求取衣食。

十九岁时,他登坛受具足戒,专精修习天台的小止观。当他得知法舟禅师在天宁寺闭关后,就前去参拜,汇报自己的心得。

禅师说:止观的心要,不依身心气息,内外脱然。你所修流于下乘,岂是祖师的西来意!学道应以悟心为主。然后传授他念佛审实话头,直下令他重起疑情。

他依教奉行,昼夜参究,以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有一次吃完饭也不知道,碗落于地上,如从梦中苏醒,猛然有悟。这次向法舟禅师呈示,得蒙印可。

一天,读《宗镜录》,恍然大悟唯心之旨。从此一切经教、禅师语录,如看家中旧物件一般,了然明白。于是在丛林中韬光养晦,陆沉贱役

还有一次看明教大师的《镡津集》,见大师初礼观音大士,日夜念诵圣号十万声,心里发愿效仿,顶戴大士圣像,通宵不眠地礼拜经行,终其一生,从未懈怠。

当时,江南不见佛法禅道,禅师刚到金陵,居住在天界毗卢阁修行,见到的人都感觉惊奇。魏国先王听说后,把禅师请到西园丛桂庵供养,禅师住在那里入定了三日三夜。

西林永宁大师迎请禅师至报恩寺的三藏殿上居住。禅师在小间端坐,没有任何应酬,足不出户达三年之久,没人知道他。

禅师出游到摄山栖霞寺,因为喜爱那里山林的幽深,就在千佛岭下搭茅棚居住,没有出过山。

有一次,来了一个盗贼,把他屋里的东西全部偷走,盗贼从晚走到天亮也没有走出栖霞山。后来被人抓住,送到禅师这里。

禅师给他吃喝,所有的东西都让他拿走。听到这件事的人,没有不被感化的。

以后因为栖霞山兴建道场,人流往来很多,禅师又移入山里最深处的天开岩,在那里一如当初,孤身一人,形影相吊。

当时的宰官居士听说禅师的风范,往往来参学请益。一见面,禅师就问:“平常功夫做得如何?”

不论贵贱僧俗,只要进屋,禅师就扔一个蒲团,让他端坐,反观自己的本来面目甚至从早到晚不说一句话。到了临别时,一定特意叮嘱一句:“不要空过!”

等到再见面时,必定询问离别后用心的功夫难易如何,荒废时光的人往往心头茫然,无以应答。这也是慈悲愈切,也愈严格。

虽然禅师没有门庭设施,但见者都望崖不寒而慄。而禅师一概以平等心摄受,接引人向来低声软语,一味平怀。士大夫皈依的人越来越多,禅师也因此不能再入山了。

每年,禅师到城里去一次。到时,在家二众都来皈依。禅师一概视如幻化人,没有起过一念分别,所以亲近他的人如同依偎在慈母身边。

禅师老来悲心更切,对最小的沙弥也同样慈眼相视,以礼相待。凡是动静威仪,都耳提面命,循循善诱。所以,见到禅师的人都把禅师视为自己的亲人。

禅师平常安静稳重,很少说话,出语如空谷音。他以定力摄持,住山清修,四十年如一日,夜不倒单。一生礼拜念诵,从未间断过一天。他在家乡住了三年,教化了成千上万的人。

一天夜里,四乡人都见禅师的庵中出现大火,天亮时去看,禅师已经安祥圆寂了。

以上大略讲述了云谷禅师的生平传记。传记当中还有袁了凡拜见云谷禅师的一段。我们看看里面有些什么故事。   

 

 访禅师示疑

 

【贡入燕都,留京一年,终日静坐,不阅文字。己巳(西元1569年)归,游南雍,未入监,先访云谷会禅师于栖霞山中,对坐一室,凡三昼夜不瞑目。】

出贡以后,了凡到了北京,在京城呆了一年,整天静坐,也不看书。

己巳年从北京回到南京的国子监,没有入学之前,他先去栖霞山拜访云谷禅师,两个人很投缘,在房间里对坐,三日三夜未合眼。

【云谷问曰:“凡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相缠耳。”】

禅师说:“人之所以不能超凡作圣,只因被妄念相缠,在虚妄分别中脱不开。”

落在妄念中,是凡夫;能离妄念,是圣人。

佛成道时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众生本有如来智慧德相,以什么障碍而不能现前呢?就是妄想执著。若离妄想执著,自然智、无师智、一切智自得现前。

【“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何也?”】

禅师问:“你坐了三日,不见动一个念头,怎么回事?”

【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生死,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

了凡解释说:“我这一生被孔先生算定,荣辱死生都有定数,即使要妄想,也没有可妄想的。”

意思是,想也徒劳无义,所以干脆不想,按命运的安排过完这一生就算了。

这是典型的宿命论思想。

【云谷笑曰:“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

“豪杰”,是出格的人物。凡夫都是随波逐流,沉溺生死,有一种人不被命运摆布,而能超越命运,这就是豪杰。

禅师哈哈大笑说:“你三日不起一念,我原先当你是豪杰,认为你超脱了妄念,原来你只是个受命运支配的凡夫。”

【问其故?】

禅师的话里别有意味,了凡不知此话的落处,就请问禅师。

【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

禅师说:“人未到无心的地步,终究被阴阳束缚,怎么会没数呢?(意思是,落在念头里,不是善就是恶,当然有相、有数。)但是,只有庸人被数限定而不能转变。此外,大善人,数固拘不住他,大恶人,数也拘他不定。”

为什么拘不住呢?

因为:由事、意乐、加行各方面的条件,造集极重的业,会导致现世就有果报上的转变。

譬如,宋朝的仁将曹彬,陈抟老祖最初给他看相,认为他无晚福。后来,他保全了千万人的性命,面相完全转了,晚福极好。

这说明大善人,命数拘他不定。大恶人,恶业深重,也会提前现报。一般庸庸碌碌的人没有造大的善恶业,都变成定命了。

【“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

“你二十年来被孔先生算定,不管好和坏,命运都没有转动过一毫,岂不是标准凡夫?”

【余问曰:“然则数可逃乎?”】

了凡提出一个重要问题:“人的命数能不能超越”。

【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

禅师说:“‘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即创造命运的主动权在自己手上,《诗经》和《书经》所说确实是明训。”

【“我教典中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夫妄语乃释迦大戒,诸佛菩萨,岂诳语欺人?”】

“在我佛家的教典中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妄语是释迦佛制定的大戒,一般善人都无妄语,何况诸佛菩萨,岂会妄语欺人?”

以下的问答非常重要,其作用是能遣除内心的疑惑,对业果引生信解。也正是以这些问答,了凡破迷开悟,因此才有他后来的身体力行

由如理思惟而建立定解,这是实行之前的必经之道。

【余进曰:“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

这时了凡对业果的道理还不甚明了。

他进一步请问:“孟子说‘求则得之’,求的主动权在自己手上。我能理解道德仁义,力行就能求到,可是功名富贵如何能求得呢?”

他的错误是把内、外分开,认为内可求,外不可求他不知道:总的异熟果报,功名、财富等的差别果报,外而器界、内而根身,一切都是由自己的心造业而显现的。他对业果没有完整、系统的认识,因此才有见解和行为上的偏差。

学过业果,我们知道,凡是增上生的圆满决定胜的解脱,上至佛陀三身、四智、无量相好、净土庄严,统统可以由修习正道而求得,何止是道德仁义可求呢?可见,了凡对深广的缘起缺乏足够的认识。

 

     禅师解惑示理

下面禅师为他遣除疑惑:

【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错解耳。”】

禅师说:“孟子的话没错,是你自己误解了。”

意思是,你认为:以心只能成就道德仁义,其他则不能创造。你把内心和外境分成两截,认为功名富贵是心外的法,岂不知这些法也是以心自现的。所以,了凡认为心可以求道德仁义,不能造功名富贵,他对万法唯心有愚痴。

以下禅师直示唯心立命的妙理

【“汝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禅师说:“你不见六祖在《坛经》上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方寸”是指心地。说“一切福田”,则无一遗漏,不论世间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福田,抑或出世间声闻、缘觉、菩萨、佛陀的福田,一切都统归心地。

最妙的是心,一心可造十法界,所以不必在外面找福田,只这心就是福田。能在心田上种植,任何福都可以现前,故说“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注意:解决问题的方法,唯一是内求法,外求等于缘木求鱼。实际上,只要一分分消除内在的障碍,所有增上生和决定胜的圆满都会逐渐显现。

因此,我们遭遇挫折和失败,不应怨天尤人,在心外找出路也不会解决问题,能在心上遣除障碍,一切都会转变的。

【“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

求在我”,就是在自心上寻求,能在心上积聚因缘,不但内的道德仁义可得,外的功名富贵同样可得,这叫内外双得。这种求对于“获得”是有利益的,叫做“有求必应”。

成功之道,就是顺应缘起的规律而努力求证。

万法由心造,心善地道善,心恶地道恶,向内成就道德仁义,因上善妙,果上自然显现功名富贵

我们的心如镜子镜子能擦拭干净,净相自然会显现的,这叫内外双得,也就是“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相比之下,外求法的效果如何呢?下面说:

【“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如果不在自身上反省,设法消除苦因、成办乐因,只是徒然向外追求,本来“求”有它的正道、“得”有它的命数,外求积聚的并非正因,结果只会内外双失。因此,这种“求”对于“获得”毫无利益。

现在有许多创富学、成功学,介绍各种方法、技巧,如果是以蒙骗、损害他人的方式追求,则内心增上贪嗔痴,失坏道德仁义,以内心失坏,外在必然加深身心环境的痛苦,决定内外双失。

这个时代鼓吹向外追求,人们都弃舍了反躬内省,因此内心无安乐,外界也失去吉祥,器世界灾难频繁,风不调雨不顺,这是内外双失。

【因问:“孔公算汝终身若何?”余以实告。】

禅师询问:“孔公怎么算你一生命运的?”了凡如实地禀告禅师。

【云谷曰:“汝自揣应得科第否?应生子否?”】

禅师没有直说,只教了凡反求诸己

这是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找答案,老师在旁边旁敲侧击、因势利导,能起到开发智慧的效果。

我们学佛,不反求诸己,即使道理上学得高深,也难有实际的受用。

所以,禅师教他在自己身上反思应不应得科第和生子,实际是就缘起来观察有没有正因。这是教他思惟业果。

【余追省良久,曰:“不应也。”】

了凡反观自己的身心,不断追查,反省了很久之后说:“不应当。”

这是他自己找到的答案,所以很可贵。

如果不向自身上反省、检察,只是听别人讲,感受就很肤浅,转心的力量也不大。

人学会反省很重要只有认识自己的错处,才可能改过自新。

【“科第中人,类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凡此皆薄福之相也,岂宜科第哉。”】

这是一个大的进步,了凡真正发现了自己的过失

他说:“我观察做官的人都有福相,而我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培植深厚的福德;做官领导大众,应当心胸宽广能够包容,而我遇到繁琐、困难的事,没有耐心,不能容纳别人;身为君长应当谦下,不可以任性,而我时常以才智压盖别人,说话、做事随意,轻举妄谈,这些都是薄福之相,当然不该得科第。”

他又检讨自己不能得子的原因: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余好洁,宜无子者一;”】

“污秽之地大多能生长草木,清澈的水中常常无鱼,我好清洁,这是应当无子的原因之一。”

【“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

“春天的和气能孕育万物,冬天的杀气让草木凋零,我爱发怒,脾气不好,这是应当无子的原因之二。”

【“爱为生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宜无子者三;”】

“慈爱是生生不息的根本,残忍是不能孕育的根源,我爱惜名节,常常不能舍己救人,为了顾全面子,该去做的不做,不能放下自己,成全别人,这是应当无子的原因之三。”

【“多言耗气,宜无子者四;喜饮铄精,宜无子者五;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无子者六。”】

这三条讲他不能保养精神。

说话很多,有伤元气,这是原因之四;喜欢饮酒,损伤精神,这是原因之五;喜欢彻夜长坐,不知保养元气,这是原因之六。”

【“其余过恶尚多,不能悉数。”】

他坦言:“除这六条以外,其他过失还很多,不能一一列举。”

以上了凡在禅师的追问之下,向内仔细反思,找出了不得科第,不应生子的原因所在。

注意!这是真正的如理思惟由此才有他后来的法随法行我们也应当效仿了凡,在遭遇痛苦、挫折的时候,向内寻找原因

见到了凡能够反省,是个可教的人,禅师再次因势利导,从多方面启发他,教他更广大地观察,目的是帮助他建立因果正见

【云谷曰:“岂惟科第哉。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天不过因材而笃,几曾加纤毫意思。”】

禅师说:“不但科第,财富也是以因缘决定

世间享受千金资产的人,必定是千金人物;享受百金资产的人,必定是百金人物;该饿死的,也必定是饿死人物。

天理公平,不过按各自的业力而给予相应的果报;

天理无私,不曾添加一点私意。”

禅师进一步以了凡熟知的事例启发他:

【“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焉无后者,德至薄也。”】

“拿生子这一项来说,

祖宗有百世之德,决定有一百世的子孙延续不衰(福德厚重,所以源远流长);

有十世之德,决定有十世的子孙延续不衰;

有三世二世的德,决定有三世二世的子孙延续不衰;

如果子孙断绝,则是福德至为浅薄。”

了凡正是因为福德太薄而无子的。

我们看,历史上的大德之人,子孙都兴盛。

孔夫子是万世师表,他的子孙至今不衰,

范仲淹的家族八百年不衰,都不是偶然现象,而是积德深厚的必然结果。

(这个道理会在“积善之方”中具体说明。)

   

 教授立命之方

 

下面禅师教他针对自己的过失,一条一条改正,这就是立命的方法

【“汝今既知非。将向来不发科第,及不生子之相,尽情改刷;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

禅师说:“你既已认识错误,今后将向来不发科第、不能生子的恶相尽情改刷。以后务必要努力培植福德;务必要心胸宽广容纳别人;务必要对人和气慈爱;务必要爱惜精神。”

改造命运以因果律为依据,方法是:

认识一条因就一条,认识一条因就一条,由此自然趋吉避凶

反之,不见自己过,或者知而不改,都不可能改变命运,

因为:因上意乐,行为不转变,果上绝无命运可转。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也。”】

以前的种种好象昨日死,今后的种种犹如今日生,这是义理再生之身。

“义理”就是真理、就是法。义理再生之身”,是和真理相应而再造的生命,也就是慧命

有些人不认识真理和生命的关系,不了知新生命要通过法来塑造的。他们认为:义理只是书本上的道理,和自己的生命没有关系。

其实大有关系流转生死来观察:从根源上看,凡夫人正是因为不了知因果和空性的真理,才受无明的支配,造作罪业,耽著生死,自私自利,结果变成恶趣之身、轮回之身和小乘之身。这些具有痛苦和缺憾的生命状态都是因为没有和真理相应而造成的。反之,明白了真理,身口意的行为与真理相应,由此出现的新相续,就是再造的新生命。

分别言之与因果的至理相应,内心趋入十善业道,努力断恶行善,这是义理再生的下士之身;认识四圣谛,发心出离生死,趣入解脱道,勤修戒定慧,这种新相续是义理再生的中士之身;缘众生苦兴大悲悯,发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由此趣入智慧方便双运的大乘道,这种新相续是义理再生的上士之身。

所以,对圣法有了胜解,安住于胜解的生命,才是义理再生之身,也就是法身慧命。如果对圣法没有胜解,充其量只是一种染污之身。

【“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数;义理之身,岂不能格天。”】

“血肉之身尚且有它的定数,意思是这个有漏身由业和烦恼而来,受前业的支配,有它决定的命运安排。而义理之身是安住于胜解如理修行的身,更是修一分正因,召一分善果,步步有切实的感应,怎么不能格天呢?”

与业果的义理相应,能转恶趣为善趣,显现人天的吉祥;与四谛的义理相应,能转生死为涅槃,显现寂灭的安乐;与大乘义理相应,能让客尘消归法界,现前无住大涅槃的境界。

所以,与真理相应,能闭恶趣、出生死,转染成净,转识成智。到达究竟时,灭一切障碍,转依为纯一真如,则是彻底的格天。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太甲是商朝的皇帝,早年胡作非为,后来在大臣伊尹的教导之下,改过自新,这是他后来对伊尹所说的感激之语。

天作孽,犹可违”:就是过去造的恶业,现在能忏悔改过,还是能转变。

自作孽,不可活”:就是明白道理还去造恶,那就不可救度。

为什么说“天作孽,犹可违”呢?

如果业不可转,果是不动,确实也改变不了。

业果毕竟只是以因缘造成的有为法只要在成熟果报之前积聚相违的因素,就可以让业报转变、减弱,甚至彻底遮止果报现前

如果已经成熟而感受果报,只要随缘顺受,不造新恶,并努力行善积德,也能让果报提前受完,苦尽甘来。

譬如说,过去造了杀生的罪业,自己能猛利追悔,发誓以后纵遇命难也不杀生,同时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修持金刚萨埵忏悔法门,发愿生生世世爱护众生,平时也尽量放生,这样决定能使重业转轻、轻业消尽。

过去杀生,在识田里种下了杀业种子,现在能截断杀业的相续,好比种子没有水滋润就不会成熟一样,杀业不会增长,再依靠金刚萨埵的大愿、心咒等多方面的力量,就可以对治杀业。

如果杀业已经成熟在自己身上,一方面随缘消业,观想代一切众生受苦,另一方面努力忏悔、修善,杀业也终究会消尽的。

但是如果不改过自新,还继续杀生,那就是“自作孽,不可活。”比如,中毒之后,不去排毒还继续服毒,那纵然药师佛到来,也无法救护。

【“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永”是永远,“配”是符合,“命”是讲天心,也就是因果律。

这一句是说,一个人的行为永远要符合因果律。

平常自己看念头,是善,就让它圆满;是恶,就马上遮止,这叫“永言配命”。

只要还有分别心,任何行为都会对自己造成利益和损害,是善会带来安乐,是恶会现前痛苦,小到起一念,都是在种祸福的因。

所以,我们应当行为谨慎,每天防护自心,

身不作恶行、口不说恶语、心不起恶念,就是自求远祸;

身口意处处行善,利益他人,这样摄集福德,是“自求多福”。

【“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犹可得而违也;汝今扩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积阴德,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

“孔先生当时算你无功名,命里无子,只是根据你的宿业预测的结果,这种‘天作之孽’还是可以由对治来转变的。你现在扩充德性,努力行善,多积阴德,这是自己作的福德,怎么会不受用呢?决定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德性就是善心逐渐把善心加深拓广,使贤善的意乐日益清净广大,就是扩充德性“阴德”,“阴”是行善不显露、不求人知的意思。

【“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汝信得及否?”】

《易经》为君子谋划,目的是让人‘趋吉避凶’

如果命运是常法,那就无法改变,无吉祥成了永远无吉祥,趋吉也是枉然;有凶祸成了永远有凶祸,想避也无可避。

事实却非如此,所以《易经》开章第一义就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对此你信得过吗?”

这个趋吉避凶的道理,我们按照因果规律来解释:

如果不加对治,恶业丝毫不会空耗,当然要在自己身上成熟果报,但是以四力忏悔积聚对治,灾祸也就消于无形之中。

另一方面,不积善也无法召来吉祥,以三殊胜修善,必能迅速趋向吉祥,不但现世的吉祥,连后世的吉祥、解脱成佛的吉祥,也都可以趋向。

积善是因,余庆是果。“余庆”,是指在后代身上显现的吉庆。祖宗积德深厚,家族必然兴盛。

 

经过这一番教化,了凡深信可以造命。由于相信,就有他日后的实行。总之,反复思惟业果,心就会生起,有信心就有,有欲就有精进,从意乐到行为到结果,有这样一条缘起规律。

①增上生:轮回中人天善趣的安乐。

②决定胜:解脱轮回的声缘、菩萨、佛陀的果位。

(妙心立题,仅供参考)

作者: 紫金

发表回复

返回顶部